恩阳县革命法庭旧址
恩阳县革命法庭旧址

一、地址

恩阳区文冶街道老场社区正街20号(一座上下两层土木结构的瓦房,楼上审案,楼下关押人犯 )。

二、红色遗址所涉及重要党史人物或事件基本史实

1933年6月,红军解放恩阳和仪陇、阆中部分地区,在巴中县恩阳镇建立川陕省仪阆县,同年8月,红军解放仪陇、阆中,将仪阆县拆分为恩阳、仪陇、阆南三个县苏维埃,恩阳县委和县苏维埃政府逐步建立了恩阳革命法庭 。

恩阳县革命法庭旧址
恩阳县革命法庭旧址
  • 组织架构与人员设置
  • 机构设置:恩阳革命法庭为二级机构,上有省革命法庭直接领导,下有各区乡裁判委员会指挥。法庭下设审判委员会、国家公诉处、申诉登记处、执法管理处 。
  • 人员配置:恩阳革命法庭有常驻工作人员5-7人,审判委员会可扩大到数十人,由各地群众选举,有事临时召集 。
    主要职责与任务
  • 镇压反革命活动:打击国民党反动派、土豪劣绅、土匪流氓等,维护苏区的安全和稳定。
  • 保障法令执行:保障中华苏维埃共和国宪法大纲和一切法令的执行,审查苏维埃执行委员会是否执行苏维埃法令和决议案,检查苏维埃机关工作人员是否徇私舞弊、消极怠工。
  • 受理申诉案件:接受和处理苏维埃区域人民群众团体和政府机关的一切申诉案件,包括大量民事案件,如房屋纠纷、婚姻纠纷等。
    司法制度
  • 审判权与审级制度:一般规定审判权统一由裁判部行使,分区、县、省至中央最高法庭四级,二审终审。
  • 公开审判制度:裁判部审理案件必须公开,倘有秘密关系时,可用秘密审判的方式,但宣布判决之时,仍须公开。
  • 审判合议制和人民陪审员制:除简单而不重要的案件可由裁判部长或裁判员一人审理外,一般须组织合议庭,以裁判部长或裁判员为主审,并有陪审员2人。
恩阳县革命法庭历史文献
恩阳县革命法庭历史文献

三、红色遗址保护利用现状

2019年被四川省人民政府公布为四川省文物保护单位。2016年3月,恩阳革命法庭陈列馆被全国最高人民法院授予“全国法院革命传统教育基地”的称号。该馆占地面积300余平方米,是典型的川东北穿斗民居风格。

四、历史

恩阳县革命法庭旧址
恩阳县革命法庭旧址

工农店诞生于一九五七年公私合营。是一家餐、旅、茶集体企业,巴中县商贸系统的老红旗单位,曾被誉头恩阳的“北京饭店”。“十大碗”而食色香味形俱佳,旅馆床位经常满员另搭地铺,打看灯笼敲门喝早茶的百年工农茶馆,被茶友称为“落气堂”,新中国恩阳麻将第一桌。说书弹唱、相亲结义、聚会议事、坐诊处方,测字算命,小贩穿梭,各色人才汇集于此,为古镇重要社会活动场所和信息交流中心。历届经理尤其是黄永孝管理有方,未见其人,先闻其声,弘扬“服务工农、童叟无欺、创新求精、利义双赢”的企业文化,顾客涌堂,生意红火,远近有名,民间又称之为“黄牛姓子店”,至今常有路人津津乐道。

恩阳县革命法庭旧址
恩阳县革命法庭旧址

上潮到乾隆年间,工农店由胡姓大户人家精心设计建造,坐拥黄金口岸,其反自然地形三进式步步高建筑格式,为古镇特例。是“兴旺发达、步步高升”的家族文化和中国传统风水文化相结合的经典范例,楼台翠竹、典雅大气:彩绘雕花,尽显大户之风:部分名贵木材,呈用料之考究;大镜面墙历经二百四十多年风丽平整如初,现工匠拉艺之高超;其家族人材辈出,武举人以军功受朝廷赏赐,九老爷操持家业里外有名,女儿娘奁从门口摆到大石坎必武装护送,碧石垭、樟柏垭、文是梁、杨店染均有成片良田;中堂铜警提亮,锐库银元满箱,始有恩阳名言“回龙场的锣(罗)敲不得,大石坎的理(李)讲不得,正街的壶(胡)提不得,小河的水道董(𣿅)不得”,它的历史文化、建筑文化、企业文化、文革文化、红色文化、川茶文化、种类齐全,生动丰富,鼓舞斗志,催人套进,是愿阳古镇历史、文化最具代表性的古建筑之一。

发表回复

您的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