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女”形象的历史建构及其意义

(二)“巴”与“蛮”:华夏文化对周边文化的看法

在诗歌中我们还可以发现,作者经常将“巴 女”与“蛮儿”联系起来,其主要传达的还是处于文 化核心地带的人,对落后地区在文化上的蔑视态 度。当然,这种文化上的歧视,也是有相当的历史 渊源。古代中原王朝将周边少数民族称:“蛮”、 “夷”、“狄”、“戎”,如《礼记·王制》说:“东方曰夷, 被发文身,有不火食者矣。南方曰蛮,雕题交趾, 有不火食者矣;西方曰戎,被发衣皮,有不粒食者 矣。北方曰狄,衣羽毛穴居,有不粒食者矣。”可 见,在文化、族群的认同上,“蛮夷”与“华夏”是相 对的概念。“夷夏之防”、“华夷之辨”曾在汉人士 大夫们的观念中占据重要地位。《周礼·职方》有 “四夷八蛮”;《尔雅》言“九夷八蛮”。从地域划分 看,南方曰蛮,故有“南蛮”之称。巴地位于南方, 自然也就被划分在“南蛮”的范畴了。所以,在诗 中我们看到诸如“蛮鼔声坎坎,巴女舞蹲蹲”;“蛮 儿巴女齐声唱”的表达,其背后所蕴涵的是华夏文 化对周边少数民族文化的一种轻蔑的态度。随着 王朝统治权力辐射广度的增加,民间旅行与交流的频繁深入,中原人的“蛮夷”观念也在不断变化。南宋人章如愚对于“蛮夷之域”的嬗变史有过精辟 的总结,他说:“陕右山南之地,夏商以前,蛮夷之 域也,而姬周资以兴王业;岭南岭表之地,姬周以 前,蛮夷之域也,而秦汉辟之资以富强;海隅七闽 之地,秦汉以前蛮夷之域也,而隋唐理之,遂隆美 化;然则蛮荒之地,固有不必轻矣”。④ 从政治史的角度考察,巴地由蛮夷入华夏的时间当在秦朝。春秋战国之际,“在‘内诸夏’,‘外夷狄’的华夏认 同意识下,原来作为西周‘南土’之地的巴人被边 缘化为蛮夷。后,秦开疆拓土,统治范围不断扩大,最终将巴纳入版图,在政治上使巴 ‘由 夷变夏’”;[4]而在文化认同方面,中原人士将巴地视为 “蛮荒之地”的认识的转变就要慢得多。马强的研 究表明,时至唐宋时期,内地认识对“西南、岭南民 族地区‘荒蛮’、神秘印象开始发生转变。一批士 大夫通过深入西南地区物质生活的亲身体验,开始逐渐消除对西南地理环境的神秘恐怖认识。”[5]也正是这些士大夫们来巴蜀后,在对当地人文风俗的描写中记录下巴地女性的特点,才有了诗歌中的“巴女”形象。人们对于某地的印象具有刻板效应”,其改变需要比较漫长的过程,故而在描写“巴女”的诗歌中,其与“蛮”始终相伴随。

THE END
打赏
海报
“巴女”形象的历史建构及其意义
摘 要:诗人笔下所刻画的“巴女”形象具有“善唱竹枝词”、“勤劳朴实”、“敢于表达情感”等个性特色。诗歌对于“巴女”形象的建构,既体现了巴地女性特点,也反映了……
<<上一篇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