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国期间平昌县江口镇医药行业变迁史话

民国药店广告
民国药店广告

(平昌县)江口镇从光绪二十六年(1900)起,始有药商在此开店设铺。

在民国历史上,在江口镇虽先后开设过中药店铺22家、西药店3家,但由于战乱、火灾、土匪抢劫、行业内部相互排挤等诸多原因,临近解放时仅剩下“同德祥”、“万春祥”、“恒记”、“义顺生”、“利民”、“福生荣”、“义生号”等七家中药房和“宇文西药社”一家西药店,其余15家中药店和两家西药店均先后倒闭破产。

解放后,这些私营药业在政府和国营医药公司领导下,经过社会主义改造,分别组成了合营、合作商店,一部份过渡为社会主义性质的全民所有制企业,继续为人民防病治病、康复保健服务。

1.鼎丰泰药房。

业主张鼎丰,江口镇人,曾在陕西省汉中一带行医。清光绪二十六年(1900)回江口,开设中药店铺,自号“鼎丰泰”。一面看病行医,一面配方卖药,生意十分兴隆。店内雇请池万春为管帐先生,招有学徒一名。民国14年(1925),街道失火,殃及数十余户,“鼎丰泰”也在劫中。幸好抢出了部份药物,灾后勉强维持经营。民国22年(1933)中国工农红军到江口镇之前,张鼎丰即率领全家老小离开江口,“鼎丰泰”从此关闭。

2.刘敬斋药房。

业主刘敬斋,岳家寺人,是一名较有名望的中医先生。光绪二十六年(1900)从岳家寺迁来江口,以本人姓名为商号,做有金字招牌。经营地址先在小桥湾,民国16年(1927)迁到正街(江口镇文化街)。刘敬斋座堂看病,子女从事饮片加工,配方售药。生意比较兴旺,曾雇有唐仕富为帮工。民国22年(1933)工农红军来江口前夕刘敬斋听信谣言,怕吃“大户”,遂将其药房财物及一家老小搬回老家岳家寺,药房就此宣告结束。

同仁泰药房。

业主冯连清,巴中县(今巴州区)南坝人。清光绪二十七年(1901),冯连清赴保宁府应试未中,遂去江口,先在鼎丰泰药房当学徒,三年出师后去长生福药房当“抓抓匠”。清光绪二十九年(1903)即自筹资金开设药房,命号“同仁泰”。由于资金雄厚,货源充足,各路药材从汉中、重庆万县、绥定等地源源运来,业务经营先是以零代批,进而以批兼零,实力愈加雄厚,生意越做越红火,周围百里之内各场镇的大小药铺都是他的顾客。药房雇有熊云成(达县麻柳人)为管帐先生,招收有学徒文玉章(江口镇龙潭溪人)、杨世云(泻巴人)、贾老三、杜天述、苟天术等。生意持续40年兴盛不衰。民国31年(1942)江口连遭两次火灾,殃及居民百多户,“同仁泰”也未能幸免,损失惨重。灾后无力恢复而宣告破产。一年后,其子冯登吉重振旗鼓,继承父业,以“同德祥”为号,继续出现在江口镇上。1956年,“同德祥”加入了合作店。

义顺生药房。

业主靳长碧,响滩镇人。清光绪三十年(1904), 靳长碧从响滩镇迁来江口开设药房,自号“义顺生“。

新长碧乃世代相传的药商,经营较为有方。且资金实力维厚,货源充足,有一定的竞争能力,在江口镇同行业中算得上头一块“招牌”。解放后,生意逐渐萧条。1953年,在江口镇从事药业经营50个春秋的靳长碧终因年老而病死,长碧死后,其女靳红梅继承父业直到1958年加入公私合营。

慈善药房。

系本地士绅和部份外商合股于民国8年(1919)开办的,其宗旨是:以慈善为本,积善、积德、积阴功、修来世。用药物“施舍”、以“周济”贫苦人民。凡周围无论远近乡民,因病吃药有困难者都能得到“周济”(免费抓药),“周济”数目每年有一定限额,一经发放完毕即行停止。除“周济”外,也做些零售配方生意。药房雇请有唐仕富等3人经营业务。民国14年(1925)江口镇遭受火灾,“慈善药房”也被烧掉。从此无人恢复。

保泰生药房。

业主姓廖,江口镇人,人称十三少爷。民国4年(1915)开业,招有徒弟唐仕富、池万春。因廖不是药业行家,加之资金短少,经营无方,致生意清淡,连年亏本,不能继续维持业务,被迫于民国9年(1920)关门停业。

王玉书药房。

业主王玉书,江口镇龙潭溪人。民国9年(1920)在江口镇开设“神案药铺”(又叫布包包药铺、搭裢子药铺),由其子王少周经营,因资本极少,且不善管理,王少周本人年轻放荡,生意不景气,不到十年即行倒闭。

公永泰玉药房。

系江口镇罗含章同黄局山(广安县人)、邓相臣(合川县人)、陈殿章(营山县人)合伙于民国13年(1924)开办的一家择药店,地址在老街大桥湾。聘请周绍基为经理。该药房资金充足,各路药材备办齐全,加之经营有方,开业以来,顾客盈门,生意兴隆,居同行业之首。但为时不长,终因股东之间相互矛盾于民国17年(128).散伙。

协济生药房。

系由杜于成、何大元、冯瑞贤、杜培元四家集股联办的一爿择药咀片铺。于民国14年(1925)开业,以“协济生”为商号,雇请杨先华当“抓抓匠”,是江口镇当时实力最雄厚的药房。民国24年(1935)元月,江口场镇失火,“协济生”被葬入火海。

唐富兴药房。

业主唐富兴,坦溪口人,曾在当地胡宗儒药房当过管帐先生,胡因资金不济遂将药铺转卖给唐。唐于民国14年(1925)迁来江口镇小桥湾开业。1933年,唐闻红军要到江口,听信谣言,怕“吃大户”,内心恐惧,遂丢下药房及其妻女,携带银两钱钞,只身外出,不幸客死他乡。唐去后,药店关门。民国24年唐妻袁氏雇请池万春为管帐先生继续开业。不久,袁氏与池万春结合,药店即命名为“万春祥”。1936年因迫于地方势力,遂停业迁往兰草闲居。民国二十七年(1938)迁回江口仍以“万春祥”为号重操旧业。民国三十一年,江口镇连遭两次火灾,“万春祥”也深受其害。为谋生计,遂收拾残留药品,临时办起了布包包药房。后来生意逐渐兴隆,店铺恢复了旧貌。招收有徒弟郑仕林、唐崇友、吴正祥。解放后继续经营,1956年,加入公私合营。合营后池万春曾担任“公私合营平昌县中药材供应站“副经理。

广生公药房。

业主何纯德,江口镇东何家坪人。何是医生,擅长小儿科。民国17年(1928)开始一面行医,一面筹备一些简陋的布包包、蔑篓子等盛药用具,购置常用药材,自命“广生公”开设药房。民国22年(1933)病死,药店无人继承而终止。

同盛德药房。

系几个外地客商在江口镇集资开办的。雇请唐仕富为管帐先生,后因生意清淡无法维继而散伙停业。从民国19年(1930)至民国21年(1932)仅维持了不到3年。

协合昌药房。

民国22年(1933)由唐仕富、唐义生合伙开办。不到两年,唐仕富分伙去做药材贩运生意。唐义生接过“协合昌”全部产业继续经营,重新命名为“义生药号”。

义生药号。

业主唐联三,号义生,渠县人,早年曾是一药贩子,常往来于汉中、江口、渠县之间,后在江口定居,民国22年与唐仕富合伙开办“协合昌”药房,两年后,唐仕富分伙,唐义生遂独家经营。业务范围以择药为主兼营鸦片。与渠县北门“信义昌”药号交往甚密,得到信义昌的信任和支持,生意日渐兴旺,店铺日益扩大,江口本场镇及周围各乡场咀片铺无一不是“义生药号”的常客,各地药材贩运商往返于陕西汉中。江口、渠县途中均在此驻扎食宿,业务之繁荣在江口同行业中数第一位,店内雇有黄哲文(广安县人)为管帐先生,唐联清、唐联迁(渠县人)为采买,唐仕富(江口人)为抓抓匠。收有学徒汤安富、潘光藻、黄海庭、鲜海庭、向海清、袁兴才。

解放后,唐义生担任平昌县工商业联合会主任,1951年唐因反革命罪被判刑劳改。唐服刑后,药号由其妻汤安静继续经营,由于资金逐渐短少,业务也远不如初,遂辞去大部雇员,只留下学徒潘光藻、袁兴才工人经营咀片,择药业务即行停止。1952年实行“劳资结合”,遂改“义生药号”为“民益药房”,1956年“民益药房”加入了公私合营。

THE END
打赏
海报
民国期间平昌县江口镇医药行业变迁史话
民国药店广告 (平昌县)江口镇从光绪二十六年(1900)起,始有药商在此开店设铺。 在民国历史上,在江口镇虽先后开设过中药店铺22家、西药店3家,但……
<<上一篇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