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魁山战斗遗址

中魁山战斗遗址,位于长赤镇中魁山、字库梁沿天池镇三道拐山脊、泗河坝线。

中魁山居长赤场以西5千米,海拔800米,四面地势开阔,两侧为峭壁悬崖,是扼守长赤坝通往三江坝、木门场等地的重要交通枢纽和屏障,战略地位十分重要。

1933年2月25日,在国民党“川陕边剿匪督办”第29军长田颂尧发动的“三路围攻”中,其第一师曾起戎第三旅两个团经天池寨、演禅寺,过泗河坝大桥,向中魁山下的三道拐、字库梁山脊一线发起猛烈进攻。 为免遭伏击,曾部先向孙玉清红32团阵地倾泻大量炮弹,后发动多次冲锋。红32团在孙玉清团长的率领下,隐蔽在掩体内,一枪不发,待敌爬到三道拐之字形路口时,先用雷石滚木杀伤敌军,再使用各种武器齐开火,敌死伤及通敌跳岩者无数。在战斗最激烈的关键时刻,陈昌浩、张琴秋、倪志亮、 李先念等亲临前线指挥战斗,给指战员巨大鼓舞。在战斗中,李先念、洪学智在此负伤。张琴秋率刚在长池坝成立不久的妇女独立营投入战斗,一边作阵地宣传,一边抢救伤员, 官兵同仇敌忾”,粉碎了敌人的多次大规模进攻。

中魁山战斗遗址
中魁山战斗遗址

2月26日,久攻不下的敌军以一部正面佯攻中魁山,暗将主力南移青杠梁, 企图配合青杠梁敌军占领青杠梁后从侧翼突破红32团阵地,又遭青杠梁红31团有力回击。27日.趁敌屡遭重创士气低落之机,红11师32团、任炜章红独立师一部等在中魁山、字库梁发起全线反击,击溃敌第4师、第5路和第3路6个团的进攻,毙伤俘敌逾2000人,取得了反“三路围攻”阻击战以来的最大战果。达到战役目的后,是日晚,红32团巧妙伪装,给中魁山、三道拐等主阵地上的树枝披上“衣服”,竖起草人,密林深处点起桐油灯用以迷惑敌人,然后悄然退守长池场。

中魁山战斗被列入红四方面军战史,成为研究红四方面军战役战斗的重要战例。红四方面军中魁山战斗遗址分布在东西走向的中魁山长500米、宽90米山顶平地以及泗河坝、三道拐、字库梁一线山脊。中魁山地质属于城墙方山地貌。在海拔800多米的平地上自东向西兀自突起30米至50米的一座山梁,中魁山位于主峰,山顶地貌状似葫芦,东高西低,最窄处30米,最宽处100米。山顶四周及三道拐沿线至今可见残存的战壕和“万人坑”。2001年,南江县人民政府确认中魁山红四方面军战斗遗址为县级文物保护单位。

THE END
打赏
海报
中魁山战斗遗址
中魁山战斗遗址,位于长赤镇中魁山、字库梁沿天池镇三道拐山脊、泗河坝线。 中魁山居长赤场以西5千米,海拔800米,四面地势开阔,两侧为峭壁悬崖,是扼……
<<上一篇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