草鞋县长祝世德(祝仕德)

祝世德,有的文献称为“祝仕德”(未考),笔名实明或拾名,1910年出生在巴州恩阳镇(今巴中市恩阳区恩阳镇)。其母魏定鸿,其父任侠。均知书达理,民国6年(1917年)春,豪强诬其通靖国军师长郑启和,其父任侠遂冤死。祝世德时年9岁,母为诉其冤,达三年之久,于是家境一贫如洗。

草鞋
草鞋

祝世德虽在本镇文治高等小学读书,然学费无力措置。因祝世德天资聪颖,勤奋好学,成绩优良,深得校长和教师陈子祥、张师郯、陈兆颜等称赞,悯其家贫,免费入学。高小毕业后,为助英才,陈子祥等乃持其作文向乡绅何贡爷等祈求资助,遂入阆中川北师范读书。结业之后陈子祥等无力再援,祝世德遂凭聪明到上海吴淞公学读书,又得师友资助,艰辛地毕了业。

民国16年(1927年)秋,他为了生计,漂流四方,数年间,在重庆万州、武汉、上海、河北、江西等地或教书,或为人抄文,或写文章,获得少许稿酬,艰难度日。

民国22年(1933年)春,在江西一所学校谋得一个教师职位,能有一份安稳工作和收入,便把母亲接到那里。是时,政局动荡,时时担忧失业,其母魏定鸿,知书达理,鼓励祝世德要以介之推(春秋时晋国隐士,不受晋文公封赏,偕母隐居)为榜样,而她自己愿做介母,虽是家贫,但一家和乐,安贫乐道。两年后,祝世德失业,遂返故里闲居,迫不得已又到成都找寻就业门路。参加了高等文官考试,被录取在中政校受训,结业后分到四川省田赋粮食管理处任实习县长,民国31年(1942年)冬,奉省命出任汶川县长,祝世德走上了仕途。

祝世德虽身为官吏,因出身寒微,自素清廉,常对人说:“我未做官常骂官,现今做官何以食言而让人骂呢?”莅任后,首先是正风气,规定了不请吃、不送礼、不来迎去送、不铺张浪费。他以身作则,生活俭朴,一家四日,俸禄微薄,物价飞涨,为了度日,不得不在公务之余,为人撰写文章,以稿酬弥补家用之不足。汶川地处巴蜀边陲,地旷人稀。据1944年统计,全县仅两万余人,耕地九万多亩。地瘠民贫,农民终年劳动,只够八个月的生活,其余四个月,全靠挖药烧碱出售的收入来弥补。一次下乡,看到三江镇鹿耳坪的羌桃丰收,祝世德触动灵机,便组织县府吏员利用府衙空地,培育十万株胡桃苗发到全县栽种,不少农民获益,感激新县长。

祝世德下乡视察,弃乘马,蹬草鞋,仅带少数随员前往,没有前呼后拥,群众跷起大拇指称赞他是个好官。

民国33年(1944年)春天,汉族居住的雁门关与羌人居住的牛脑寨,发生界畔之争,相持不下,告至县府。祝世德接案之后,立即点派少许随员,又穿上草鞋,步行五六十里到现场勘察,作出了公正的裁决,双方服帖。这既减轻双方的经费开销,又熄灭了长期争持不下的界畔纠纷,而且进一步调和了羌汉民族矛盾,深得民心。

THE END
打赏
海报
草鞋县长祝世德(祝仕德)
祝世德,有的文献称为“祝仕德”(未考),笔名实明或拾名,1910年出生在巴州恩阳镇(今巴中市恩阳区恩阳镇)。其母魏定鸿,其父任侠。均知书达理,民国6年(……
<<上一篇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