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江镇历史上的蚕桑文化
据《三江口地方志》载:清水驿畔,桑林绵绵,望之无涯,农家勤桑养蚕,缫丝织绸。 原《达县志》载:“清雍正年间,绥定知州勤于民事,以劝蚕桑,如有无桑人户,定以惰民责处。” 巴州区 …
阅读更多据《三江口地方志》载:清水驿畔,桑林绵绵,望之无涯,农家勤桑养蚕,缫丝织绸。 原《达县志》载:“清雍正年间,绥定知州勤于民事,以劝蚕桑,如有无桑人户,定以惰民责处。” 巴州区 …
阅读更多光绪三十一年(1905),通江县第一高等小学堂正式成立。 宣统元年(1909),学校改名为通江县立第一高级小学堂。 民国五年(1916),以视学身份留学日本的邓天壁回县,仿日本学制在原校址创 …
阅读更多何北平,毕业于四川法政学校,民国12年加入国民党,回籍后历任南江县教育局长,收支所长,中学校长。 其父何粹然,弟何廷仕。何粹然半农半贸,家道小康,北平乘“匪”(对红军的蔑称,下 …
阅读更多历史上,瓦室镇因其老街中部有一段成“凸”形的石头,两边低,中间向下缓底,形似瓦而,后谐“石”为“室”,遂为瓦室铺。 1950年,新建瓦室乡人民政府,属瓦室区。 1953年,析瓦石铺置瓦室镇而 …
阅读更多铁佛镇原名刘坪乡。在县南部。 民国前期自治乡,治县东南一百里刘坪场,包括麻巴里五、小曲六、七、八、九甲,东界下土门,南界澌滩河,西界木溪浩,北界麻石场。因早年建有一寺,寺内 …
阅读更多朱元乡原名中和乡。东接万源,北连陕西。 1952年,始建中和乡人民政府,属铁溪区。 1958年,改建中和人民公社。 1967年,更名红峰公社。 1973年,复名中和公社。 1981年,据乡政府驻地为 …
阅读更多通江县唱歌乡因为乡政府驻唱歌郎而得名。 1952年,建立唱歌乡人民政府,属至诚区; 1958年,改为唱歌公社; 1967年,更名金光公社; 1973年,复名唱歌公社; 1983年,重建唱歌乡; 2020 …
阅读更多1950年,建立龙凤乡人民政府,属至诚区; 1958年,建立龙凤公社; 1967年,更名群力公社; 1973年,复名龙凤公社; 1983年,又复名群力公社; 1984年,改成龙凤场乡; 2005年,将原长 …
阅读更多民国3年,实行乡、保、甲、牌制,置鼎山乡,辖羊凤、龙凤、瓦子、过街楼等四个场市. 民国31年(1942年)4月,设羊凤乡。 民国36年(1947年),羊凤乡与大罗乡合并为大羊乡。 1951年3月 …
阅读更多1937年秋,王三春派一连匪徒来涪阳,把几家银耳商和富绅的银钱、银耳、贵重物品抢劫一空,普通人家的好东西也被掳抢。临走时还烧毁街房。之后,省保安队驻通部队,派了一个连常驻涪阳 …
阅读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