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作严公庙望江楼碑记
州城西门外,有英惠侯义济庙,即严公祠。宋臣宗泽为之《记》,载在《名胜志》,可考也。国朝重建系乾隆八年。迄道光九年,州牧萧山陆成本增修前殿,并置后楼名曰“望江楼”。前殿为瞻拜 …
阅读更多州城西门外,有英惠侯义济庙,即严公祠。宋臣宗泽为之《记》,载在《名胜志》,可考也。国朝重建系乾隆八年。迄道光九年,州牧萧山陆成本增修前殿,并置后楼名曰“望江楼”。前殿为瞻拜 …
阅读更多(作者:周书浩,来自:”巴中文史丛谈”公众号) 清乾隆三十年(1765)前后某年初冬,四川保宁府知府江权“驾言巡属邑”——首次巡视下属二州七县政风民情。 江权,字照浚,一 …
阅读更多我叫王正海,1921年出生的,家住洪口公社(现通江县洪口镇)六大队六队。我老家住通江与万源交界的亮州坝,祖祖辈辈当佃户。 1933年1月红军到地,我们穷人翻了身,一家人都争取为革命 …
阅读更多红30军被服厂位于长赤县(今南江县长赤镇)朱陵宫,红四方面军11师31、32团,于1933年5月28日收复长赤后,从通江随军转来了有50个缝纫工人(全是鄂豫皖籍),和五架缝纫机,在朱陵宫开 …
阅读更多1932年12月16日,雪花纷飞,寒风呼啸,旷野一片苍茫。险峻的泥泞山路上,一个背着泥瓦匠工具的青年,冒着风雪艰难前行。 他叫吴瑞林,巴中中心县委地下党员,受党的派遣,前往通江两河 …
阅读更多深夜,陈松庭用后背挡住狂涌的风雪,大家发现时,他已被冻僵。阳光照耀下,他坟头的军帽上红五星闪闪发光。下山的路,战士们冒着风雪一路飞奔,大家把对陈松庭的思念,化作前进的动力 …
阅读更多1933年8月1日,川陕省第二次工农兵代表大会在巴中县城考棚召开,与会代表共计1160余人。8月12日,会议通过了《川陕省苏维埃税务条例(草案)》(以下简称《税务条例》),共八条,明确 …
阅读更多川陕革命根据地博物馆,经中共四川省委、省人民政府批准,修建在巴中城郊南龛坡半山腰上。在党中央和省、地委的关怀下,在全国、全省有关单位和部门的支持、帮助以及巴中全县人民的共 …
阅读更多作者:李元进 巴中古称巴州,地处四川东北部米仓山南麓,为古蜀道干线米仓道必经之地。古代有不少朝廷贬官、商旅骚客滞留于此,留下较多历史文化遗迹。晚清民国时期,巴 …
阅读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