话说当年川陕苏区“战疫”
二、、卫生大清扫 苏区广大党员干部和红军派出的部分指战员,他们分组分片区采取包干到户的办法,背上石灰,带上铁铲、扫帚、抹布、水桶,到每家每户进行卫生清扫和消毒。先是打扫干净 …
阅读更多二、、卫生大清扫 苏区广大党员干部和红军派出的部分指战员,他们分组分片区采取包干到户的办法,背上石灰,带上铁铲、扫帚、抹布、水桶,到每家每户进行卫生清扫和消毒。先是打扫干净 …
阅读更多玉山在清朝末期,属四川北道保宁府(府署在今阗中县城)巴州鼎山乡三甲管辖。 民国二年(1913年)巴州改为巴中县,全县划分31乡,设场137个。其中玉山场乡下辖午凤场(现午凤乡),偏官场(现 …
阅读更多这封并不是给村苏维埃干部的假信,以同样的内容抄写了三封,一封署名村苏主席陈仕俊收,一封署名赤卫军连长陈仕选收,一封署名赤卫军一排长侯正烈收。徐廷凤等将假信写好后,趁他住家 …
阅读更多那是1933年的事了。通南巴原来是田颂尧的防区,后来是红四方面军建立的川陕苏区。当时李先念任师政治委员,解放通江后师部驻扎在涪阳镇:乌龙垭是通南两县相连的一座大山,海拔1900多米 …
阅读更多一、清末 道光十三年(1833),鼎山乡领五甲:一甲鼎山场,羊凤场,青龙坎场(今属平昌),瓦子场(今属仪陇);二甲曾口场,曾溪场(今曾口镇方山寨村),梁永场;三甲玉山场,关公场,四甲土 …
阅读更多二、中华民国时期 民国元年(1912),沿袭清制。2年(1913),改巴州为巴中县。3年(1914),实行乡、保、甲、牌制,10一15户为一牌,3—5牌为一甲,3—5甲为一保,巴中全县划为3l乡,置鼎山场 …
阅读更多红四乡地处南江县西南角,北于旺苍县接壤,西于长赤镇交界,东与沙河镇相邻,幅员面积42.6平方公里,全乡以山区地形为主,地形地貌可以概括为七沟八渠九面坡,历史文化资源较为丰富, …
阅读更多红四乡斜岩村地处大巴山西南的南山脚下。是由洞子碥、石梁碥、原家碥三个长而陡峭的斜碥所组成。一条小河穿村而过,斜岩村因此而得名。 一、红四乡斜岩村村情概况 斜岩村地处大巴山西 …
阅读更多一、红四乡沈坡村村情概况 沈坡村地处旺南两县交界的南山峰上,位于红四乡西北方向,东与惠明村,北与王龙村相临,西与斜岩村、刘家村相连,北与旺苍县三江镇相依。距离乡政府驻地4.5 …
阅读更多巴中(巴中经济开发区时新街道办事处石笋堂村)石笋塘李祠,楼堂多间,雕梁画栋,碑谱详实。1951年改设学校,1966年“文革”时又毁文物,大拆祠堂,大砸碑庙,幸时遗老映保、贤农永强, …
阅读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