旧时通江板桥口人物——进步青年江茂德
1918年阴历八月底的一天,以巴山青干团身份活动在通江各地的江茂德,因共产党嫌疑在通江城西他岳丈家与其妻朱兆莲一道被国民党通江县党部逮捕。被捕时,在他家搜出了大量的书本和日记 …
阅读更多1918年阴历八月底的一天,以巴山青干团身份活动在通江各地的江茂德,因共产党嫌疑在通江城西他岳丈家与其妻朱兆莲一道被国民党通江县党部逮捕。被捕时,在他家搜出了大量的书本和日记 …
阅读更多旷继勋烈士墓,原位于通江县麻石镇黄梁坎村东南1公里的铧二沟红军烈士陵园内,其西北距通江县城29公里,海拔800多米。在纪念红军入川八十周年前夕,旷继勋烈士遗骨被迁葬入通江王坪川 …
阅读更多杨凤藻(1906–1951),又名鸿钧,绰号“杨扁担”,通江县陈河王家坪人。其父杨福安是当时陈河的地痞,豪霸乡街,常以聚赌为业,欺逼善良。杨凤藻青少年时,深染其父恶习,任性胡为, …
阅读更多任树如(1896–1968),又名植生,出生于讼棍家庭,住通江县陈河乡斑竹园。壮年时曾在祝舫初部下当兵,常与兵痞朱世富,邵乾纲等鬼混,品行更加顽劣。 民国十一年(1922),任树如、 …
阅读更多谢扶今(1908一1971),出生于陈河乡的一个佃农家庭,姐弟三人,排行第二,7岁时父亲死于贫病,母亲携家再嫁。14岁时母亲又因劳累而重病身亡。为了谋求生存,他参加了1929年的抗捐税斗争 …
阅读更多一、书院 通江县“东皋书院”创建于清乾隆三十九年(1774)。由知县张帮桓创建,蒋士椿募款续修,道光初张瑾增修,距今三百余年, “书院”内“考棚”,系道光十三年(1833),知县武来雨劝捐赈 …
阅读更多一 任伟章(有的文献中写作任炜章),名秉杰,字用丰,1893年生于南部县石泉垭。其父任登赢一生清贫,一直在私塾任教,家中略有薄田,主要靠母亲经营。任伟章小时候聪明好学,性格刚强 …
阅读更多中国乡村建设学院1940年创建于重庆北暗歇马场大磨滩,原名“乡村建设育才院”,是中华平民教育促进会(简称“平教会”)培养乡村建设人才的学府。院长是晏阳初。 中华平民教一育促进会成立于 …
阅读更多张庭富,1917年3月15日生于通江县民胜乡的贫寒农家,从小吃苦耐劳。1932年底,红四方面军刚进通江城,只有15岁的她就参加了红军。她和熊国炳一样,都是经过川陕省委书记袁克服介绍加入 …
阅读更多建修寺庙,旨在纪念历史名人或古代英雄,将石雕、泥塑、木刻或金铸之偶象,供奉于上,顶礼膜拜,以示崇敬。陈河乡主要的寺庙有:石鹅寺、慈佑庵、关公庙、龙泉寺、中峰台、三溪寺、二 …
阅读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