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雾山桃园景区之金礅
金礅又名船桩石。在韩溪河与焦家河交汇的两河口处,屹立着一个圆柱形的小尖峰,高约150米,底部直径约18米,看上去顶峰尖细,周围皆空。 峰腰有一丛丛灌木,顶端长了几棵古松。据说绝 …
阅读更多金礅又名船桩石。在韩溪河与焦家河交汇的两河口处,屹立着一个圆柱形的小尖峰,高约150米,底部直径约18米,看上去顶峰尖细,周围皆空。 峰腰有一丛丛灌木,顶端长了几棵古松。据说绝 …
阅读更多从南江北行70多公里即到桃园。这一片的焦家河、韩溪河、普陀山、万字格、铁炉坝景观集中。 龙架烟云是桃园景区入门第一景,酷似一条酣睡的巨龙,伟岸奇丽,清晨或雨后初晴,巨龙如梦初 …
阅读更多晚清民国平昌余氏家族名人主要有:余焕文、余洁、余益、余恒、余渐、余震、余泰、余升、余艮、余晋、余堃、余涧兰、余寿濠 (余悟庄)等。 1、余焕文(1824年—1892年)字伟斋,四川省 …
阅读更多南江县西厢村宏伟壮观的清代岳氏家族墓,无论墓葬结构,还是墓碑、墓坊的雕刻技艺、彩绘工艺,都惟妙惟肖,堪称一流,更能显示此家族的不一般,对了解和挖掘当地的墓葬文化具有一定的 …
阅读更多徐向前在《巴山烽火》序中写道:“川陕革命根据地是红军用枪杆子打出来的,根据地的历史就是武装斗争的历史”。从1932年12月18日,中国工农红军第四方面军进占通江县两河口,到1935年3月 …
阅读更多康家“古墓”位于通江县唱歌乡石板溪村,墓碑属于双人合墓地,有1米见方石制供桌,和三层石塔,墓碑分三层七门,雕工精美,每层雕刻有战马出征、乐艺技师演奏、众官议政等场景,墓碑顶部 …
阅读更多平昌有个水乡文学社是平昌县文学爱好者自发组织的民间文学团体,旨在给广大文学爱好者创造施展才华和交流学习的园地,积极为丰富县域文化生活、陶冶大众情操做好服务。 一、社团,因文 …
阅读更多一、造像点概况 通江县,今属巴中市,位于四川省东北部,米仓山东段南麓大巴山缺口处,东邻万源,南毗平昌,西通巴中、南江二县,北接汉中,是米仓古道之重镇。通江境内现存摩崖造像数 …
阅读更多洪口历史悠久,文化积淀深厚史志记载,唐开元23年设县(公元735—966年)至乾德四年省入通江,建县时间231年,期间三易县名(太平县、巴东县、丹巴县)县遗址位于永安坝黄家梁。 中国民 …
阅读更多在洪口场镇和洪口大河北岸,有很多奇特的卵石,色泽乳白,特别坚硬,其既不是山中青石,也不像河中卵石,关于乳白卵石和周围地名的来历,曾有过神话般的传说。 很久很久以前,天下洪水 …
阅读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