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文帝之妹金花公主在通江涪阳的故事
建文皇帝大家都知道是明朝皇帝朱元璋的孙子——朱允炆,其下落一直为史学界争论,其金花公主名朱慧徵,据说,建文帝出宫之时把妹妹也带上一起走了。符暘,就是现在巴中市通江县的涪阳镇 …
阅读更多建文皇帝大家都知道是明朝皇帝朱元璋的孙子——朱允炆,其下落一直为史学界争论,其金花公主名朱慧徵,据说,建文帝出宫之时把妹妹也带上一起走了。符暘,就是现在巴中市通江县的涪阳镇 …
阅读更多9.哭嫁 女家姑娘在婚前三天早晚哭爹娘,以表惜别之情,怀念养育之恩。歇客天早上请人“开脸”(用灰线绞去脸上汗毛),姑娘从此忌食,以免婚期人厕不便;歇客天下午起,姑娘要哭爹娘、亲 …
阅读更多旧日时小孩生下地,要用火烧红过的剪刀剪脐带。年轻夫妇生第一胎小孩,要隆重庆贺。其礼仪程序为:报喜、打三朝、办满月酒、开荤等,现在还保留了部分。 1.报喜 生下小孩的当天或第二 …
阅读更多通江银耳自人工生产一直以青杠树为正宗寄生主,其中又分粗皮青杠(全皮栎)、细皮青杠(麻栎)。 通江耳林资源遍布全县,尤以陈河、涪阳、新场、青峪、板桥口、诺水河、铁厂河、铁溪、 …
阅读更多现代科学化验证明,通江银耳中含有多种人体所需要的营养成分,仅蛋白质中所含氨基酸即达19种。其中,人体需要而又不能在体内合成的8种“必需氨基酸”就拥有7种,即亮氨酸、苏氨酸、异亮 …
阅读更多清同治四年(1865 年) 通江县诺水流域开始大规模人工生产木耳,闯有较多银耳产出。 清光绪六至七年(1880-1881 年) 诺水河支流雾露溪畔九湾十八包耳农有意识地人工培育银耳成功。 清 …
阅读更多二、通江银耳的传播 由于银耳营养丰富,且具有药用之效,一经培育成功,便迅速推广。传播?至少在光绪二十四年(1898年)前,县北涪阳?陈河一带即已普遍种植。 据光绪二十四年(1898年)五月涪 …
阅读更多巴中目前发现的古墓葬从东汉开始,有宋墓、明墓、清墓几处。 一、东汉墓群 通江县新潮乡(现并入诺水河镇)诺水西岸台地上,有7座古墓,其砖石基宽1.6米,高1.3米,墓室均用几何纹花砖砌 …
阅读更多三、通江县擂鼓寨遗址 擂鼓寨遗址,位于通江县东南的春载乡擂鼓寨村,距县城约18 公里。这里属大巴山南麓的低山地区,附近有通江支流琵琶溪自西北向东南流过。1984 年,春载乡小学教师 …
阅读更多一天晚上,老妈妈做了一个梦,梦见一条金龙绕屋三转,整-个屋子金光闪耀,把她惊醒了。她醒来才是一梦,但不知是凶是吉,便叫醒姑娘问个明白。这姑娘(后人查明叫做何玉兰),年方十八 …
阅读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