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江银耳在全县的分布情况

通江银耳自人工生产一直以青杠树为正宗寄生主,其中又分粗皮青杠(全皮栎)、细皮青杠(麻栎)。

通江耳林资源遍布全县,尤以陈河、涪阳、新场、青峪、板桥口、诺水河、铁厂河、铁溪、胜利等乡为最多。

主产区涪阳镇陈河、新场、草池及回林乡,位于县西北部,东与原永安、瓦室两区接壤,西与南江、巴中两县(区)毗邻,南接大兴乡,北靠板桥乡。幅员面积360.4平方公里。

通江银耳
通江银耳

主产区中心涪阳镇治涪阳坝距县城28 公里,位于北纬32。03',东经107。09',自古是川陕要道上的一个重镇,北魏正史中置奇章郡,领符阳县,以无人户寄理渠州(今渠县渠江镇)。后周天和五年(570 年)开拓此地,移奇章郡治及符阳县治于此。隋开皇三年(583 年)郡废,以县属集州(治今南江)。其后或属巴州(治今巴中),或属集州,或属壁州(治今通江),至宋熙宁五年(1072 年)省入通江县。清末民国初谐“符”为“涪”,遂称涪阳。1932 年底中国工农红军第四方面军人川建立川陕革命根据地时,于此置红江县,为川陕省苏维埃政府直辖县,辖涪阳坝、陈家坝、新场坝、马家坪、平溪坝、土墙坪、楼房坪、坝溪等八个区。中国共产党和中国工农红军在这里留下了众多的革命遗迹。民国后期置涪阳镇。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初期置涪阳区,为区政府治地,2001 年 4月,撒区建镇,原辖陈河、新场、草池、回林四乡统一归县政府辖。

涪阳、陈河、草池、新场、回林,以及毗邻的板桥、赤江等乡(镇)为中切割中山区,境内群山偃仰,沟谷纵横,雨量充沛,气候温和,小通江河(亦名诺水)由北向南贯穿全境。通江河、魏家河,分别自陈河乡陈家坝、回林乡石鹃山东流,集数小溪水汇入小通江河。沿河两岸冲积小平坝甚多。山地海拔一般为400 米1200 米,最高海拔为1570 米。森林覆盖率今为58.2%,年平均气温15.6℃,年降雨量1100毫米,无霜期270天。

20世纪20 年代以来,通江银耳主产于陈河、涪阳两地。陈河的陈家坝场,每到产耳季节,海客(上海耳商)云集,掮客穿梭,热闹非凡。小小一条街,小吃店就有十余家。保宁醋、永川豆豉、营山油炸豆腐、汉中皮蛋及川内、著名小吃应有尽有,更有许多上海、南京、港澳等地的“洋”货杂沓而至。此外还办有一座仿上海样式建筑的高等小学,因之被誉为“小上海”。其后银耳种植区域逐渐扩大,外地客商在涪阳坝设立商号者日多,涪阳镇街市空前繁荣,因而涪阳坝亦被人称为“小上海”。
 

时至今日,通江银耳产区虽遍及全县所有乡镇,但涪阳、陈河等乡(镇)仍然是主产区,产量几占全部通江银耳80%以上。

据林业普查资料,通江全县1983 年共有耳林286031.2亩,分布在50个乡和4个国营林场。全县2006 年共有耳56974.1 公倾(854611.5亩),分布在49个乡(镇)和9个国营林场。

THE END
打赏
海报
通江银耳在全县的分布情况
通江银耳自人工生产一直以青杠树为正宗寄生主,其中又分粗皮青杠(全皮栎)、细皮青杠(麻栎)。 通江耳林资源遍布全县,尤以陈河、涪阳、新场、青峪、板……
<<上一篇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