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传宋朝仁宗年间,巴州城南赵家坝赵琼瑶一家发生了一起人命案,赵琼瑶母女不畏权势,历尽艰苦,千里迢迢“四下河南”申雪含冤。其志可嘉,被仁宗皇帝封为“玉皇姑”。

赵琼瑶是巴州赵家坝一个农家女子,人品端庄,聪明贤慧。其父赵丙贵体弱多病,一家全靠琼瑶和母亲田氏操持,种得几亩薄地,一年四季交了皇粮官银后,只能勉强度日。

赵琼瑶四下河南
赵琼瑶四下河南

琼瑶有个弟弟叫良英,长得十分可爱,是赵丙贵的独生子,是全家的掌上明珠。

这天,琼瑶带着良英到附近大河边洗衣服,良英站在水里玩耍,高兴地朝姐姐身上泼水,水花溅得很高。

“好弟弟!快别玩了,小心……”琼瑶正说着,河边上有人叫道:“泼得好!又来。”

原来是琼瑶大叔父的两个儿子,良金、良银在拍手称快。

琼瑶是个懂事的姑娘,明知两家很少来往,这时,看到良金、良银便主动地打招呼:“兄弟你们好……”

说着便收拾东西,拉着弟弟要走。可是,良金、良银皮笑肉不笑地拦住了琼瑶去路。

“堂妹。再玩一会儿嘛……”

“兄弟,我回家还有事要做。”说着头也不回地走了,这两兄弟讨了个没趣。

说起琼瑶叔父赵丙兰,在赵家坝算是一个地头蛇,人称“南霸天”。他与两个儿子良金、良银常常是无恶不作。赵家坝不少乡亲除了种地,一半以上全靠打渔为生,每家打了鱼都要给赵丙兰上税,否则,他就要大打出手。就是巴州城官府也要畏他三分。

可是琼瑶的父亲赵丙贵却不同,善良忠厚,为人正直,乡亲们背后都说:“这两兄弟不是一个妈生的,一恶一善两种人……”

赵丙贵分家后,独自搬到离河边不远的老屋住,他知道,赵丙兰从小好强,现在又称霸一方,巧取豪夺。前不久,赵丙兰想用两亩沙地换丙贵家两亩冬水田,两兄弟为这事争吵不休。从此,两家就很少来往,良金、良银两个小子跟父亲一样心狠手辣,常常无事生非,为难琼瑶一家。

一天下午,天都快黑了,琼瑶弟弟良英还没回家,把一家人急得团团转,从上河找到下河,都看不到良英的影子。到天黑了,乡亲们都来帮忙找良英,船工赵大爷和二狗子推着船找到下河手把岩,在火光中看见岩石下有一个麻袋,打开一看,两人吃惊地发现原来是良英。可是,良英早已气绝身亡。

赵大爷把良英抱回赵丙贵家,丙贵见后,放声大哭,田氏和琼瑶抱住尸体痛哭不止……

乡亲们气愤不已:“是哪个丧尽天良的人造的孽啊……”

丙贵本来平时体弱多病,叫了两声儿后,当即便气绝身亡。琼瑶母女见状更是悲痛欲绝,哭声凄惨。乡亲们拉的拉,劝的劝,琼瑶母女才慢慢停止了哭声。人死不能复生,母女二人只好在众人的帮助下,第二天装棺将赵丙贵和良英合葬于后山坡。

事过不几天的一个晚上,天下着蒙蒙细雨,外面一片漆黑。琼瑶母女孤苦伶仃地坐在油灯下。

“嘭!嘭嘭!”琼瑶一惊,好像有人敲门。

琼瑶开门一看,原来是赵丙兰家女仆王妈妈。

“王妈,天这么黑,又在下雨,快进屋。”琼瑶关心地说。

“大嫂,琼瑶!我是愉愉跑出来的,”王妈有些惊慌,小声地说。

“那天晚上,我正从老爷房外经过,房屋好像是他们父子三人在商量什么?只听到良金这小子说了一声,‘整死他!叫他家断子绝孙……’我心里一惊,便马上停下来听他们谈话,后来他们说话的声音越来越小,我就走开了。”

“第二天晚上,我才听说良英死了,我就想起良英出事的那天下午天快黑的时候,我看见良金、良银和另外两个看家的奴才,手里拿着口袋什么的,到你家后山竹林去了,过了很久他们四个人才回来……”

田氏和琼瑶听完王妈的述说后,母女俩没有再哭,眼里充满了悲愤。

“王妈妈,你心肠好,我们一切都明白了……”琼瑶难过地说。

房外细雨还在下,琼瑶把王妈送出门说:“王妈妈,你回去后,要多加小心哟”。

在巴州城衙门口,琼瑶母女穿着孝服,手拿诉状朝衙门走去。

琼瑶击鼓!喊冤……

巴州州官赵元升堂。

“何人击鼓!带上堂来”。

琼瑶母女跪在大堂上,高喊:“大人申冤。”

赵元接过诉状一看,开始一惊,没想到是状告赵丙兰父子“谋夺家产,害死良英”。赵元乃是当朝皇叔赵苟钦的远房侄儿,赵丙兰又是赵元的远亲兄弟。不得已,喊一声:“传赵丙兰!”

赵丙兰父子很快传到。

赵元问道:“赵丙兰,你为何杀害侄儿良英,如实招来!”

“回秉大人,这事从何说起,良英是我的亲侄儿,怎么会被我杀害!望大人详查。”

赵元便推说道:“本案须经本官详查后再审,退堂!”

赵丙兰来到后堂,对赵元说:“大人,这是我儿良金、良银一时糊涂所为,请大人包涵,小弟近来不曾来看望大人。”说着便拿出红包放在桌上,足有一百两银子。

赵元心领神会地说:“丙兰呀,不是老兄说你,人命关天,真叫我为难呀!不过,要做得干净一点,回去吧!”

再说,王妈当夜回去时,被两个看门的奴才看见:“王妈这么晚到琼瑶家做什么?”便向主子赵丙兰报告了。

第二天,赵丙兰见王妈与往常一样,也没再理会这件事。

现在父子三人回家,赵丙兰想来想去,这案子的真相是不是有人知道了,告了密。于是赵丙兰便想起王妈那天夜里去琼瑶家的事来,心里不免警觉起来。

“你要做得干净一点”赵丙兰想起赵元对他说的这句话,这天深夜,赵家大院的柴房里,两个黑影举刀杀死了王妈,连夜偷偷运到后山松林坡埋了。从此,王妈这个勤劳、善良的老人永远从赵家消失了。①

过了两天,在州衙大堂上,原告田氏母女、被告赵丙兰父子三人早已站立一旁。

州官大人赵元升堂后,不问情由便说:“田氏母女状告赵丙兰一案,经本官查实,宣判如下:原告所告赵丙兰谋杀侄儿一案纯属诬告;田氏母女均属外姓,赵丙贵所有家产无继承者,暂由赵丙兰代管……。退堂!”

听到宣判,琼瑶母亲田氏当场昏倒在公堂上,片刻才苏醒过来,大叫道“冤枉啊!”

母女二人走出大堂,来到大堂坝,得知此判决结果的父老乡亲们都愤愤不平。

这时,从人群中走出一位公子,长得眉清目秀,一表人才,他就是恩阳河古溪桥古成必公子。他听到琼瑶家的遭遇后,立即产生了同情心:“姑娘,你家这桩案子,还有申诉的地方,你可以到保宁府上告。”

“公子说的是,可是我们母女俩势单力薄,谢谢公子的好意!”

“我愿为你们代写诉状,去保宁府也许能告准。”古成必是个热心肠人,并告诉母女俩:“我家住在古溪桥,是去保宁府的必经之地。”

琼瑶在古成必和众人的关心支持下,决定到保宁府上告。

第二天,母女俩便一早上路来到保宁府。府官大人姓王名子顺,一看诉状是状告巴州州官赵元。不由心头一惊,赵元乃皇叔赵苟钦的远房侄儿,这可得罪不起……

在府衙大堂上,王子顺对琼瑶母女说道:“经本官详细看了诉状,现批复维持原判,退堂!”

琼瑶高声喊道:“大人,你要为民作主呀!……”母女二人伤心地大哭起来。

王大人站起来,不由分说大喊一声:

“来人,将母女俩轰出府衙!”

可怜琼瑶母女,在保宁府一无亲,二无戚,只好又回巴州。

母女两人路过恩阳河古溪桥时,见天色已晚,便想起古成必公子,向村民打听,知道不远处的院子就是古成必的家。她们来到大院见一位五十多岁的大娘在晒坝前做针线活,琼瑶上前施礼问道:“老人家,这里是古成必公子家吗?”

“姑娘,古成必是我的儿子,你们从哪里来,找他何事啊?”

“古公子在家吗?”琼瑶又问道。

“必儿到他姨妈家去了,很快就回来。”古大妈笑哈哈地上下打量琼瑶,心里想这姑娘相貌端庄,聪明大方,一见就惹人喜欢。她热情道:“你们远道而来,一定很辛苦,请喝茶……”

“妈!是哪里来的客人!”

琼瑶母女刚落座,古成必就回来了。

“田妈妈、琼瑶,你们去保宁府的情况如何?”不问则罢,一问母女俩便哭了起来。

琼瑶说:“多谢公子关心,府官不由分说强硬地批下维持原判。还把我们母女俩轰出府衙,这天下哪里还有青天大老爷啊?”

古成必是个学识渊博的人,明年将赴京应试,他肯定地说:“青天大老爷是有的,河南开封府的包公就是有名的包青天。”

琼瑶听后,觉得申冤有了希望。

古成必看出琼瑶的心思说道:“去河南开封府要翻山越岭、长途跋涉,你们母女能吃得了这苦吗?”

“只要能为弟弟和父亲申冤,就是上刀山,下火海也在所不辞。”琼瑶是一个既有孝心,又有志气的姑娘。

听到两个青年男女充满情意的对话,两位老人心里都有了一种想法,觉得古成必和琼瑶很有缘份。

古成必在改写诉状,琼瑶在一旁默默看着古成必,古大妈见状开口说道:“田嫂,我很喜欢琼瑶姑娘,她心地善良,是个好姑娘。”

“古妈妈,你家公子热情忠厚,将来一定要做大官……”说着两位老人都开心地笑了。

琼瑶母女去河南告状心切,第二天一早,琼瑶对古大妈说:“大妈,我们母女告辞了。”古大妈哪里肯让她们走,一再挽留,琼瑶母女便决定推迟一天上路。

当天晚上,古大妈特意为琼瑶母女饯行。

“儿呀!娘最关心的是你的婚姻大事,娘看得出琼瑶姑娘是个好姑娘,你们应该说很有缘,你看怎样?”

古成必一向对母亲孝顺,说起琼瑶姑娘,他也有爱慕之心:“妈妈!琼瑶有冤在身,我的功名也未成,怎好谈婚姻大事。”古妈妈明白了儿子的意思。吃过晚饭后,古妈妈当着田氏、琼瑶的面开门见山地说:“今晚,成必与琼瑶订下终身,就指月为媒吧,必儿很快要上京赶考,琼瑶也要上开封府告状,只有等琼瑶雪冤之后两人再完婚。”

次日,琼瑶母女告别古大妈踏上了去河南的申冤之路,一路上道路蜿蜒曲折、高山峻岭、古木阴森,母女二人晚上就住路边的幺店子,饿了就吃点干粮,她们不知走过了多少大山,过了多少个溪流,经过月余行程终于到了河南开封府。

琼瑶母女在城内找到一个小客栈。店主是一位大娘,热情友善。这位大娘姓赵,丈夫早亡,只有一个儿子叫赵虎,在开封府当护卫。赵大娘问道:“你们是母女俩吗,哪里人氏。”

“是的,我们是从四川巴州来的,请赵妈妈多关照……”琼瑶很有礼貌地说。

 “你们这么远来到开封府,为了何事呀?”

“不瞒赵妈妈说,我们是来开封府告状的。”

“哎呀!你们这么远来到河南,一定是有深仇大恨吧。我的儿子赵虎就在开封府给包大人当护卫,等他回来让他给你们引见一下。”琼瑶母女见赵妈妈很善良,就把来开封告状的事一五一十地讲给了赵妈妈听,赵妈妈非常同情母女两人的遭遇。

 “娘,儿回来了。”

“虎儿,今天店里来了两个巴州远客,是到开封府告状的,她母女俩的冤屈很深,娘听了都忍不住流下了泪……”

赵虎是孝顺儿子,听母亲这一说,又看了看站在房门外的琼瑶母女正用期待的目光看着他。

“大哥,小女子这里有礼了!”琼瑶上前施礼道:“大哥啊,你是包青天府里的人,你要为我们母女俩作主呀!”

琼瑶便将赵丙兰父子杀害弟弟良英、气死父亲赵丙贵和州官赵元、府官王子顺办案经过一一地给赵虎讲了。

赵妈妈在旁边听完琼瑶述说后:“虎儿!说起来都是我们赵家的人,我要认琼瑶作义女,你这当大哥的顺便作个保告人吧!”

“赵妈妈、赵虎大哥请受我一拜。”琼瑶见赵妈妈这样说,一下便跪在地上。

“请起来说话。”赵虎见状急忙说道:“儿尊娘命,明日即可到开封府申冤。”

开封府衙格外威严,琼瑶在外击鼓喊冤。

包大人升堂,张龙、赵虎站立两旁,琼瑶交上诉状。

包大人接过诉状详细看后,又听琼瑶口述了赵丙兰杀害良英的经过……

包大人顿时大怒,正准备签发批文。这时,突然听到“圣旨到”,朝中赵苟钦手捧圣旨前来。

“包大人接旨。”

在 “赵琼瑶四下河南” 有 1 条评论

发表回复

您的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