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江县广纳镇铜钵山朱氏探源

铜钵山朱氏探源笔者数年来溯朱氏之渊源,梳源流至川陕,查谱牒,阅史籍,搜网络,潜心钻研,并实地考核,对川陕两省朱姓,特别是聚居于通江、南郑两县之朱的来龙去脉作了深入探究,有较深了解。但通江县广纳铜钵山朱氏一直是个不解之谜(是族自言:来自仪陇)。近来得铜钵山一碑文,细读之,顿觉暗藏玄机。便根据碑文之线索,对世居南昌的朱氏家族逐一考核。结果有了惊人的发现,一支皇族后裔浮出水面——铜钵山朱氏或为明太祖朱元璋十七子宁献王朱权之后!

铜钵山顶形成佛光奇景
铜钵山顶形成佛光奇景

一段历史  鲜为人知

明太祖朱元璋(1328-1398)共26个儿子,其中第十七子(杨妃生)朱权(1378-1448)生于金陵,号臞(qú)仙,又号涵虚子、丹丘先生。封于宁国(今内蒙古宁城),称宁王。在“靖难之役”中被朱棣绑架,迫其共叛建文帝。朱棣即位后,于永乐元年(1403)将朱权改封于南昌,并加以迫害。朱权只好将心思寄托于道教、戏剧、文学,郁郁而终,谥宁献王。朱权临死前告诫后代勿忘此耻。结果第四代宁王朱宸濠造反了。朱宸濠(1479-1520)是宁献王朱权的五世孙、弘治十年(1497)袭封于南昌。正德十四年(1519)六月在南昌发动叛乱,仅过43天兵败伏诛,子孙尽皆遇害,族人多遭株连,部分逃出躲避迫害,其后韬声匿迹。从此宁藩被废除。

宁献王朱权生子六人(见下),女十四人(略)。

长子朱磐烒(谥宁惠王):权嫡子,永乐二年封世子,正统二年薨(hōng),谥王曰惠。生子:宁靖王朱奠培、戈阳王朱奠壏(xiàn)、石城王朱奠堵。孙子:宁康王朱觐(jìn)钧、钟陵王朱觐锥、建安简定王朱觐炼、石城王朱觐镐等。曾孙:宁王朱宸濠等。

次子早殇,未名。

三子临川康僖王朱磐烨(1404-1485):权庶子,宣德元年(1426)封临川王,天顺五年(1461)以罪降为庶人,居凤阳。卒年82岁。追复王爵,谥曰康僖。

四子宜春王朱磐烑(1414-1492):权庶子,母王氏。宣德三年(1428)封为宜春王。弘治五年薨,年79岁。

五子新昌安僖王朱磐炷(1419-1459):宣德五年(1430)封。天顺三年薨。无子,封除。

六子信丰悼惠王朱磐?:(无考)。

明朝共传12代历时276年,经过16个皇帝。明末,朱元璋的后代已达100多万,但被起义军大量捕杀,“若歼羊豕(shǐ)”。明亡后,民间反清复明的斗争此起彼伏。于是清廷对皇室后裔残暴杀戮,赶尽杀绝,皇族子孙几被杀光,只有很小一部分深藏于山林。他们为了生存隐姓埋名,过着平凡的百姓生活,不敢露出半点蛛丝马迹。

一篇碑文  暗藏玄机

铜钵山碑文:“祖籍豫章1,寄籍西蜀2,明季避寇窜出,四世祖琼以清军卫史还蜀。清乾隆年间,宪光之子国祯祖移居铜钵山,胞弟国祥祖移社口河。披荊斩棘,励精图治。”族人曾建祠于铜钵山下。1961年祠宇充公,被毀。

这篇碑文看似寻常,深究则异。文中的“豫章”、“寄籍”、“西蜀”、“窜出”、有“四世祖”之名,却无一世祖之讳等。象是要吿诉后人什么,又不便明示,似有难言之隐。

1豫章:南昌的别称。南昌城名数易,汉称豫章,唐称洪州,宋称隆兴,明代定名为南昌。后来“豫章”在正式区划名称上消失而作为南昌的别称

2西蜀(405-413):(一)、指十六国时期由汉人谯(qiáo)纵建立的政权,有时也称后蜀,其统治地区大抵为四川盆地(古为益州)范围,城市为:广元、雅安、叙永、云阳,平武、青川、北川、宝兴、天全、洪雅、马边,成都、重庆、绵阳、自贡、宜宾、内江、南充、泸州等。(二)、指洛带古镇,又名镇子场,位于四川省成都东山。

THE END
打赏
海报
通江县广纳镇铜钵山朱氏探源
铜钵山朱氏探源笔者数年来溯朱氏之渊源,梳源流至川陕,查谱牒,阅史籍,搜网络,潜心钻研,并实地考核,对川陕两省朱姓,特别是聚居于通江、南郑两县之朱……
<<上一篇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