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江县罗村茶历史沿革

通江产茶历史悠久。唐宋时,四川名茶有近百种,而最负声誉者有八。宋人范镇《东斋记事》卷四记有:“蜀之产茶八处、雅州之蒙顶……利州之罗村。然蒙顶为最佳,其次罗村,茶色绿而味亦甘美”。

北宋熙宁七年(1074年)朝廷在通江设茶马司,销售茶叶30吨。

明洪武年间(1368~1398年),在县城东设茶仓,由茶仓大使专事管理。

罗村茶
罗村茶

隆庆年间(1567~1572年)的《通江县志》云:“向阁因县产之茶岁输所人,佥运本色解陕边易马,应役者倾家,且多途毙,遂于上春闱时谒内江黄门御史何起鹏,揭呈积弊,因具题条奏,改征折色,民便之”。

明崇祯七年(1634年)进士向玉轩《二洞记》载:“潮水坝东西两崖产茶,其地不宜五谷,民之租赁成取给焉”。

清嘉庆年间,岁产茶60吨以上。雍正八年(1730年),全省发行腹引共4992张,其中保宁府通江县为1680张(即84吨),占全省细茶产销量的1/3,通江细茶主销阆中、南部、渠县、西充、广安、岳池、射洪、蓬洲,营山等州县。

清末,四川劝业道署统计“通江茶地46亩,制茶316户,产细红茶0.28吨,粗红茶9.7吨,合计9.98吨”。

民国时期,全县有大、小通江河源的铁溪、碑坝、平溪等地主产茶叶,至诚、洪口、沙溪、瓦室、永安、涪阳等地的部分保甲易产,因茶树多分布在高山,零星分散,不便管理,茶质虽好,而产量极不稳定。

民国十六年(1927年)《续修通江志稿》载:“茶以治北朱家坝、张家坝、潮水坝等地为主,采摘期于谷雨前后为头茶,四、五月为二茶,六、七月为晚茶,多出售秦陇。又有一种白茶,俗名老荫茶,味劣性凉,贫民夏日多煎之……,南产甜茶,少有采者”。

民国二十五年(1936年)县府估计“全县产茶12吨”。民国三十六年(1947年)四月县府统计:“三十五年全县产绿茶15吨,外销10吨,内销5吨……本年产茶与战前相等”。

50年代,茶园面貌极差,有67公顷荒芜茶园需要改造。在政府的扶持奖励下,1949~1952年,全县共垦复荒芜茶园67公顷,茶园面积达到153公顷。1955年1月,县政府召开农业工作会议,制定了“大力发展茶叶生产”的方针,提出“积极改造老茶园,提高单位面积产量,有计划地在荒山开阔地带开辟新茶园”的号召,至1957年全县茶园面积达到225公顷,产量由49年的19.5吨增加到92吨,生产的发展,改善了县境内市场供应,并增加了外销量,为集体积累了一定的财富。三年“大跃进”期间,提出并开展了“一季超全年”、“夏茶赶春茶、秋茶超夏茶”的丰产运动,各地普遍出现了老嫩一扫光的倾向,结果是产量上去了,质量下来了。由于茶树生机遭到破坏,造成连续大减产,由1959年的100吨下降到1969年的34.4吨,倒退到1951年的生产水平。

1974年后该县茶叶生产加速发展,到1977年全县茶叶生产面积达到1667公顷,茶叶产量达到148吨。1983年,罗村茶开始得到了恢复生产,翰林茶、兆园山茶也发掘研制开发成功。

1989年在总结上述历史名茶的基础上,创制了通江的极品名茶一天岗银芽、天岗云雾,进入90年代,又相继创制了汉城银毫、岚翠御茗、岚翠玉芽、天鹿茗芽、佛龙香茗、虎山银芽等省级优质名茶。

1984年春,由该县茶果站技术干部程维财、 陈代科两同志在铁溪罗村,在考证其传统制作工艺的基础上,炒制罗村茶极品2千克,送省农业厅评审,获省级优质茶称号。并同意进行整理挖掘,组织生产。80年代后期,该县茶果站组织生产罗村茶,并投放市场,获得消费者一致好评。1993年县茶果站承担了《罗村茶系列开发研究》课题,由朱兆舜、陈代科、程维财等组成项目组从1994年起,经过连续三年的研究,达到了预期的效果。

1997年春,送样参加四川省第三届“甘露杯”名茶评选活动,总分成绩位居全省第16名,获得四川省第三届“甘露杯”优质名茶证书和奖杯,研究项目获县科技进步一等奖。

2005年,罗村茶获中茶杯一等奖。

2008年,罗村绿茶通过有机食品认证。

2009年,罗村茶被省人民政府确认为第九届四川名牌产品。

2012年7月18日,原国家质检总局批准对“罗村茶”实施地理标志产品保护。

THE END
打赏
海报
通江县罗村茶历史沿革
通江产茶历史悠久。唐宋时,四川名茶有近百种,而最负声誉者有八。宋人范镇《东斋记事》卷四记有:“蜀之产茶八处、雅州之蒙顶……利州之罗村。然蒙顶为最佳……
<<上一篇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