额勒登保巴中行迹考(上)

六月初,额勒登保又率军南下进入巴州境,然后进入今宣汉县境;六月十二日再折回巴州境,一周后离开巴州境,东去入达州境。

“十八日,六十里,木通观侯爷住;八十里,木老坝杨提督住”此段记载中的“杨提督”即杨遇春。

杨遇春,字时斋,四川崇州人,十七岁时因家道中落转而习武,乾隆四十四年(公元1779年)武举,任督标。曾随福康安(乾隆朝大臣、名将)到甘肃、台湾、贵州平乱,参与廓尔喀(今尼泊尔)之役,屡立战功,赏戴花翎,赐“劲勇巴图鲁”。嘉庆二年(公元1797年),参与平定川楚白莲教暴动,深受额勒登保倚重。尝言:“诸将中惟遇春谋勇兼优,可当一面。”《清史稿》记载:“遇春结发从戎,大小数百战,皆陷阵冒矢石,未尝受毫发伤。”他一生交战数百次,身上却没有一处伤口,连嘉庆帝也很惊奇,称其为“福将”。

“五月,子聪复合冉天元窥陕境,扼御之。子聪窜通江,追败之于苟家坪,又败天元於木老坝。”(《清史稿》卷三百四十四《列传》一百三十一)在通江县木老坝,额勒登保与杨遇春击败白莲教通江蓝号首领冉天元,史书与日记记载时间相符。

值得一提的是,前不久,额勒登保被朝廷授予“参赞”。(战时常常临时置参赞大臣,辅佐统帅、助理军务、分统军队。职级略次于将军)

……(七月)二十一日,一百零五里大山。阴背岭。巴州境。二十二日,九十里大山。白家坟。二十三日,六十五里大山。喻家坪。巴州属。二十四日,五十里大山。吕家桥。二十五日,九十里。滥泥了。打仗。通江属。二十六日,住。二十七日,八十五里。亭子庙。通江属。……

阴背岭,又名“鹰背岭”“鹰背梁”“鹰背场”,万源市鹰背乡治地。时属巴州。道光三年(公元1823年)划归太平县。

白家坟,在平昌县镇龙镇境内。时属巴州。

喻家坪,在通江县原喻家河乡境内,今属芝苞乡。时属巴州。

吕家桥,即“吕家坝”,在通江县龙凤场乡石婆山村境内。时属巴州。道光三年划入太平县,后又划归通江县。

滥泥了,应为“烂泥子”,在通江县至城镇鸳鸯村境内。

亭子庙,在万源市虹桥乡亭子庙村境内。时属通江县。道光二年(公元1822年)划归太平县。

额勒登保此次是从今宣汉县隘口进入今平昌县境,然后再入通江县境。从东往西,在今平昌县境北上,然后在通江县境往东北方向行军。至亭子庙,北上入陕西西乡县境。这是他第二次路过亭子庙。第一次经过该地是上年八月初四日。

在通江县烂泥子与白莲教通江蓝号冉天元部遭遇。交战中,将冉击溃,然后在此休整一日。额勒登保指挥作战,奋不顾身、临危不惧,尝谓诸将曰:“兵条条生路,惟舍命进战是一死路;贼条条死路,惟舍命进战是一生路。唯有出其不意、攻其不备之一法。追贼必穷所向,不使休息。师行整伍,仓促遇贼,即击。每宿,四路侦探;临敌,矢石从眉耳过,勿动。”(《清史稿》卷三百四十四《列传》一百三十一)时人评价说:“公既善用兵,尤喜以身先士卒,临阵,辄以两人肩竹兜乘之,铳炮矢石,常从肩耳过,左右失色,公不少避,督战益力。”(陈康祺《郎潜纪闻四笔·二笔》卷十五《额威勇公将略》)这样不怕死的统帅亲临一线指挥,没有打不赢的道理。(未完待续)

作者:周书浩

THE END
打赏
海报
额勒登保巴中行迹考(上)
额勒登保是嘉庆朝名将。二百多年前,因平息白莲教乱,多次入川,足迹几遍巴中。《额勒登保巴中行迹考》一文,探赜索隐,钩稽剔抉,旨在对其巴中境内的行军……
<<上一篇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