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生坚强——记通江籍女红军张文(张熙泽)

认识张文(张熙泽),是1984年11月24日在时任通江县县长李克明同志在北京举办的通江与北京丰台区合资开办的“京华饭店”开业典礼上。前来参加开业典礼的有时任解放军副总参谋长、通江籍老红军何正文,时任国防科工委主任、通江籍老红军陈彬和在北京工作的乡友。来宾中来自老家在通江、巴中等地的9个女红军格外引人注目,其中就有通江籍女红军,解放军总后勤部部长洪学智上将的夫人张文

张文,原名张熙泽,1919年6月出生在通江洪口一个贫农家庭,兄妹4人,3个哥哥,她是独生女。父亲靠教几个穷学生挣钱换米下锅,母亲租种地主几亩薄地,交租后所剩无几。1929年闯春荒,为了活命,哥哥去给地主家当长工,母亲每逢洪口赶集市,就做点面条、包子去卖,生意很差,不够一家人度日,没办法,母亲忍痛把张文送到本村一地主家当佣人,以换一口饱饭。但地主婆为人歹毒,稍不遂意便是一顿打骂,时常被打得鲜血直流,有时伤口发炎又无药医,疼得直钻心。

1932年12月,中国工农红军第4方面军撤离鄂豫晥根据地,越秦岭,涉汉水,过巴山来到通江。巧的是,红10师28团团部正好住张文家,而且有几位女红军,她们是红4方面军政治部主任张琴秋,后来成为刘伯承、罗荣桓元帅夫人的汪荣华、林月琴。她们经常给张文讲男女平等,妇女翻身求解放等革命道理,在她们的教育和影响下,1933年2月,张文和哥哥张熙汉一起参加了红军。

张文当时只有14岁,个子小、体质弱,但她有着川妹子特有的坚强,凡领导交办的任务都千方百计地去完成。

1935年1月,为粉碎国民党和四川军阀的“川陕围剿”,红4方面军向西转移,张文所在的后方机关也随红军主力西撤,张文和一起从洪口入伍的两个老乡一起一路挑最重的担子,张文还适时做些宣传鼓动工作,在极其艰难的情况下,他们不怕苦累,还一起相约在路上谁也不要倒下,要永远跟着共产党,跟着红军,决不掉队。他们说到做到,一路上,他们相互关心,相互扶持,顺利到达目的地。

1935年3月下旬,为策应党中央和红1方面军开始长征,部队到达岷江边,靠仅有的3条牛皮船渡过岷江。在行军中张文等人走到一处山坡,远处有几间草房,谁也没有想到,草房中隐藏了十多个国民党掉队散兵,正在他们迟疑时,突然枪声大作,散兵从两边冲下来,狂叫着:“抓红军娘子呀!”“投降吧,你们跑不了!当时张文在被服厂,女战士都没有武器,唯一避开伤亡的办法,就是利用地形快跑。她带领姐妹们巧妙迂迴,甩开了敌人,后来发现,张文身背的铁桶上有5个枪眼,好险呀!

红4方面军翻越的第一座雪山是海拔4324米的夹金山。夹金山藏语意为山很高很陡,这里山岭相连危岩耸突,气候变化无常。翻山的前一天,张文和战友们准备了草鞋、绳子、生姜、辣椒,每人还用柏树皮做了不少火把,在行走到3000米以上雪线时,冰封雪冻,空气稀薄,两条腿像压了一块石头难以行走。一阵狂风卷起,鹅毛大雪扑面迎来,排长见张文气喘吁吁,就和管理科长一起要架着她走,她坚决不干,她对科长说,我能坚持。她硬是以川妹子特有的气质,顶风冒雪,一步一步向上走,经过近8个小时她紧跟大部队爬到了夹金山顶部。大家都夸她有勇气、有毅力,不愧是川妹子。

1936年6月,红4方面军所属30军、32军与第2、第6军先头部队会合,接着第二次北上,过了毛儿盖,是纵横600里荒无人烟的松潘草地,海拔3000多米,是我国最典型的沼泽地。出发那天下着大雪,干部战士全身淋透,背上背的棉线越背越重,张文的鞋帮和鞋底被泥沾脱了,她就用绳子捆上坚持行军。茫茫草地,变化莫测,时而晴朗,时而大风,时而下雨,浮草下面是污泥黑水,稍有不慎就会陷入泥潭而不能上岸,非常危险,张文和班里的10个人,手拉着手,一面探路,一面步步小心, 她们就是靠信念、靠毅力、靠坚强经过8天8夜顽强跋涉,终于走出神秘莫测的草地,对于一个不到17岁的姑娘来说,其坚强、其毅力的确称得上是女中豪杰。

THE END
打赏
海报
一生坚强——记通江籍女红军张文(张熙泽)
认识张文(张熙泽),是1984年11月24日在时任通江县县长李克明同志在北京举办的通江与北京丰台区合资开办的“京华饭店”开业典礼上。前来参加开业典礼的有时任……
<<上一篇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