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人常怀念的通江县委书记张继

1971年春节通江县委书记张继和武装部长孙永仁带领慰问团到大巴山慰问襄渝铁路官兵时李福根政委和团长李贵,副政委董庭芳在团部留影。
1971年春节通江县委书记张继和武装部长孙永仁带领慰问团到大巴山慰问襄渝铁路官兵时李福根政委和团长李贵,副政委董庭芳在团部留影。

张继,通江人时常怀念的县委书记。1927年12月6日,张继出生于山西省五寨县杏岺子下关村一个贫苦农民之家。小学毕业后,于1945年2月参加革命工作,同年加入中国共产党。历任乡民兵中队长,区民兵副大队长,县武装委员会组织干事,部队副排长。1949年随部队进军大西南。1950年1月转地方工作,成为首批南下干部。先后任开江县普安区、永兴区区长、普安区委书记,开江县公安局长。1953年9月调入通江,先任县公安局长,1956年7月任通江县委副书记。1962后8月任县委副书记兼县长。1964年11月任通江县委代理书记,1966年3月任县委书记。文化大革命开始后,受上海“一月革命风暴”的影响,造反派夺权,张继成为县内头号“走资派”,几乎天天挨批斗,背大鼓游街。县境因此而产生了一句新歇后语:“张继游街——搞背了鼓(股)”。

县革命委员会成立之时,张继被两大派群众组织公认为革命领导干部,成为县革委核心领导小组成员之一。支左部队撤离后,张继于1973年7月任县革委主任、县委书记。

1981年3月调离通江,任四川省人民检察院达县分院检察长、党组书记。1983年6月任达县地委政法委副书记,公安处处长、党组书记,兼武警地区支队第一政委、党委书记。1989年9月任四川省人大常委会达县地区工作委员会委员兼法制工作室主任。1993年10月离休,1997年2月22日因病逝世。

张继在通江工作近28年,工农干部,文化不高,但识字能力不低,记忆力特别强。下乡,或到单位检查工作,第一次形成印象的人,长久不忘。当一个干部受处分时,常指出在某年某地所作的对人民有益的事,建议从宽处理。当提拨一个干部时,亦如实指出不足之处,建议党组织派人谈话时明确指出。对“张书记的第一印象”,不少干部存敬畏之心。张继在通江为官一任,造福一方,被干群誉为“务实派”。通江县是农业县,十年九旱、交通不便、电力缺乏。张继就抓住兴修水利、修路架桥、电站建设等基础设施不放,带病工作,奋斗不止。文化大革命结束后,张继的高血压、糖尿病逐渐加重,双脚时常发肿,下乡检查工作和外出开会,药物随身带,鲜为人知。

张继的足迹遍及通江,“山山水水都是书记的办公桌”,这句诗就是对张继工作作风的真实写照。1965年以后的15年间,全县新修水库81座,塘2835口,新增蓄水量4273万立方米,增加灌溉面积14.19万亩,播种常规品种,粮食年总产量增加近1.5亿斤。自1964年起,公路建设年年有项目,修县道公路178公里、乡道和专用道公路180公里。县西门大桥,小江口、小坪溪、关溪坝、水口、青浴、板桥口、黄家河大桥,都是在离县以前建成的。通江有“桥县长”(副县长王明祥),更有“桥书记”。1970年石牛咀电站投产以后,1975年动工修建九浴溪电站。1977年2月26,是农历腊月二十九日,张继率领县委常委、部局长、区社党委书记共120名领导干部到九浴溪电站工地过春节,参加电站大坝基础回填“万人大会战”。

大年三十之夜,在工地以一碗烩面和民工团年。新年正月初一,前往南充请省地质队钻探大坝东岸基础,车过恩阳镇,才在街上喝一碗醪糟作早餐。1981年3月离任,同年7月1日九浴溪电站第一台机组投产发电。1974年9月13日,县境发生百年难遇的特大洪水灾害。是日天未明,洪水已淹新场坝,张继正在新场乡检查工作。新场乡政府成了全县的抗洪抢险指挥中心。张继在洪水淹至腰部还未离开电话机。强行撤离后,新场街道被洪水冲成一片旷坝。张继检查灾情,也从不畏惧山高路远,非实地察看不可。

1979年新场乡北土坪春旱严重,稻田改栽红苕。其地山高,全是“死黄泥”,区粮站负责人以前曾汇报过,说“北土坪不出红苕”。秋天,张继到了新场乡,时逢大雨,大河的洪水暴涨。区公社书记为保证安全,再三劝阻不去北土坪。张继坚持冒险过河,冒雨走了大半天,看了红苕长势十分满意。对区委书记杜家发说:要请区粮站的负责人到这里来挖红苕。张继生活简朴、清正廉洁,颇受干群好评。穿着补疤衣服办公、下乡,是常见的事。下乡检查工作,凡到改土造田、兴修水利的工地,带头参加劳动。在青浴乡蔡黄沟搬石头砌墙,令许多青壮年自愧不如。在区乡机关,与职工吃同样的饭菜,不接受私人宴请。

1975年春,张继到涪阳中学检查银耳菌种生产情况。事前确定在中学吃午饭。走近餐桌,见满桌佳肴美味,当即表态:“不吃!”到街上小食店吃面条。对随行人员说:要煞住大吃大喝之风,不能吃了再说“下不为例”。县委机关的工作车,是美式吉普车,黄色帆布蓬,老百姓称为“黄包车”。张继坐车下乡、只带一名工作人员。路上遇到重危病人,主动让车,先送病人到医院。遇到基层干部,顺行,请上车同行,顺便了解情况;逆行,先将他们送到目的地。张继的夫人、子女,无任何特权。夫人是共产党员,未安排工作。长子在农机局当工人,儿媳在县邮电局当话务员,女儿在食品公司当工人,均无一官半职。张继调离通江时,家中无像样的家用具,连同县委办公室折价35元卖给他的一张单人床、一张旧办公桌在内,一辆解放牌货车只装了一半。在那个时期,象他这样在通江工作多年的县委主要领导调离通江时的寒酸情境,也实属少见。送行的机关干部和群众,无不为张继的清廉翘起大拇指。

1997年张继病逝,在县内未转发病逝讣告的情况下,仍有相告而知的部分干部和群众,前往达川悼念。

(本文来自《通江县志》)

THE END
打赏
海报
让人常怀念的通江县委书记张继
1971年春节通江县委书记张继和武装部长孙永仁带领慰问团到大巴山慰问襄渝铁路官兵时李福根政委和团长李贵,副政委董庭芳在团部留影。 张继,通江人时常……
<<上一篇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