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中市南龛坡内现存的楠树

本文来自《巴州志校注》,作者:(宋)宗泽。第一部分为原文。第二部分为AI翻译文。

一、古楠赋并叙 原文

巴城之南山,有寺曰“南龛”。寺之外,有大木曰“楠”,其生甚久。唐刺史严武、御史史俊,皆有诗歌刻于岩腹。严曰:“临溪插石盘老根”;史曰:“结根幽壑不知岁”。自时迄今又数百年,邦人谓之古楠,宜矣。仆到官之三月,两至岩下,读史、严之清什,感是楠之老于岩谷而可怜也!因慨然操笔而赋之曰:楠之生兮层崖之中巅,询之人兮不知几何年。包坚根而下蟠兮,贯顽石而澈沉渊;竦修干以上凌兮,并孤岑而参苍天。大枝崛起兮,虎豹拿攫;小枝回屈兮,蛟螭蜿蜒。黄叶敷阴,白昼沉沉。轮广千亩,盖穷百寻。众鸟托宿,邓林非深。诸卉仰芘,荆云非阴⑨。雨濯莹兮,一尘不染,风振响兮,海潮同音。露下兮鹤唳,月明兮猿吟。擅此清致,亘古迄今。有客戾止,恻然动中。吁嗟!斯木之异兮,有不遇之穷! 尔胡不生于泰山之侧,秦帝东封,会风雨之是避,岂以五大夫之号而封松?尔胡不生于周成之宫,禁林九重,顾亲贤之是戏,岂以封早国之瑞而剪桐?尔胡不生于分陕之域,舍彼召公,未必以甘棠乡之蔽芾,流咏于国风?抑亦岂无工师之良,识尔材之非常?用土之为栋梁,则足以建九重之明堂;用之为舟楫,则足以济巨川之汪洋;用之为宗庙社稷之器,则足以参鼎鼐、交神明、荐至德之丛馨声。夫何默默而甘老于穷山寂寞之乡?徘徊其下,恍若梦书兮,心骇而目眙[yí]。苍髯伟人,目瞋视曰:“噫!谓子知我,乃不吾知。吾生于斯,长于斯,始于毫末,至于十围,雨露不吾遗,霜雪不吾欺。春兮秋兮,吾不知代谢之有期;汉兮唐兮,吾不知兴亡之几时。柯叶颜色,曾无改移。过者千百睥睨焉,不以吾为朴樕[sù]辈待之㉒。斧斤之害,亦幸不罹。吾受天地造化之恩,孰有等夷?子之不智,而乃我悲;使子处此,复将奚为?吾非不知强自取,藏器以待时而动,老当益壮,自任以天下之重。倘匠人斫而小之,能不俯然而悔痛。乃所愿比不材之樗,同乎无所用。若曰不遇,自有物主之,非吾所能为,姑亦付之一梦。”客闻释然,悟曰:“达矣夫斯言,可书绅而永诵。”

说明:此赋主要描写巴中市南龛坡的楠树,自首句至“亘古迄今”,写古楠生长位置,年岁久远,根深叶茂,树大枝繁。此为第一段。自“有客戾止”至“寂寞之乡”为第二段。作者以三个“而胡不”、三个“用之为”,来说明古楠生不逢时,不为人识。这是作者以古楠自况,发泄胸中不平之气。自“徘徊其下”至篇末,为第三段。作者以古楠自谓,声明受恩深重,甘愿淡泊自处,守正待时。这是作者怕招笔祸的“夫子自道”。

二、翻译

在巴城南面的山上,有一座寺庙名叫“南龛”。寺庙外面,有一棵很大的树叫做“楠树”,它生长的时间非常久远。唐朝的刺史严武和御史史俊,都在岩石上刻下了他们的诗歌。严武写道:“临溪插石盘老根”;史俊写道:“结根幽壑不知岁”。从那时到现在又过了几百年,当地人都称这棵树为古楠树,这是非常合适的。
我在这里任职三个月的时候,两次来到岩石下,读了史俊和严武的诗作,感叹这棵楠树在山谷中老去,真是令人同情!于是,我感慨地拿起笔为它写了一篇赋:楠树生长在层层悬崖之中,问人它有多少年岁,无人知晓。它的根牢牢地扎在地下,穿过坚硬的石头,直达深渊;它挺拔的树干直冲云霄,与孤峰并肩,直插蓝天。大树枝繁叶茂,如同虎豹般威猛;小枝弯曲回旋,宛如蛟龙蜿蜒。黄叶遮天蔽日,白天也显得昏暗。树冠广阔达千亩,树荫深远达百寻。众多鸟儿在此栖息,即使是邓林也无法与之相比。各种花草依赖它的庇护,即使是荆棘云也不是它的对手。雨水洗净了它的身躯,一尘不染;风吹动时,它的声音如同海潮。露水落下时,鹤鸣山谷;月明之夜,猿猴吟唱。它拥有这样的清雅景致,从古至今。有客人来到这里,心中感到悲痛。哎!这棵树的奇特之处,就在于它生在不被重视的穷乡僻壤!

你为何不生长在泰山旁边,秦始皇东巡时,可以避风雨,难道只因为五大夫的封号而封松树?你为何不生长在周成王的宫殿,禁林之中,让亲近的贤臣欣赏,难道只因为封国的瑞兆而剪桐树?你为何不生长在分陕之地,让那里的召公赏识,未必会因为甘棠乡的树荫,而被传颂于国风?难道就没有好的工匠,认识到你的非凡材质?用你作为栋梁,足以建造九重的明亮宫殿;用你作为舟楫,足以横渡广阔的江河;用你作为宗庙社稷的器物,足以与鼎鼐相媲美,沟通神明,献上至德的香气。为何你甘愿默默无闻地在荒山中老去?

我在树下徘徊,仿佛置身梦境,心中惊骇,目瞪口呆。一位长着苍色胡须的伟人,怒目圆睁地说:“哎!你以为你了解我,其实你并不了解。我生长在这里,成长在这里,从微小的种子长成十围的大树,雨露未曾遗忘我,霜雪未曾欺骗我。春去秋来,我不知道更迭的期限;汉唐兴衰,我不知道变迁的次数。我的枝叶颜色,从未改变。过往的人成百上千,斜眼看我,不把我当作平凡之辈。刀斧的伤害,我也幸免于难。我受到天地造化的恩宠,谁能与我相比?你的无知,却为我感到悲哀;如果你处于我的位置,又将如何?我并非不知道自强不息,藏器待时,老去时更加坚强,承担天下的重任。如果工匠砍削我,我怎能不低头悔恨。我只愿与那些无用的树木为伍,同样无所作为。如果说我不被重视,那自有它的主宰,非我所能决定,暂且把它当作一场梦吧。”
客人听后豁然开朗,领悟道:“这番话真是通达,可以记载下来,永远传颂。”

发表回复

您的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