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国少将余洪远兄弟与我祖父的故事

上世纪三十年代初,我祖父家开设有小型染布、烤酒、织布、打粉作坊,还要耕种六十余亩土地,经常需要不少帮工。1932年春,通江县洪口镇的一个赶场天,三个外乡年轻人向卖线的王廷根老人打听谁家需要帮工,王廷根将这三人领到我祖父家。

原来他们是三兄弟,老大叫余志远,老二叫余洪远,老三未取大名,叫做小老余。他们说他们是岳池县人(后来知道他们是陕西西乡人),因家乡受灾逃难出来,帮工讨生计。我祖父对他们很好,经常同桌吃饭,每天晚上还有酒喝,工钱也开得高。这三兄弟中余洪远很有见识,精明能干。我祖父经常叫他带队到魏家坪、草坝场、黄钟一带卖布,钱帐不差,利润颇丰。我祖父更是器重,待若宾客。一天,余洪远在酒桌上郑重地说:“王东家,你虽是富裕人家,但是好人。我敢保证你将来会无惊无险”。我祖父茫然。

1932年冬,红四方面军来到通江,红十师驻洪口场。后扩编为红四军。余洪远参加了红军,并很快当了领导干部。我父这时才知道他原来是党的地下工作者。余洪远后任川陕省省政府副主席、川陕省省委组织部部、川陕省保卫局局长、中共巴州县委书记、红十师政治宣传员。余志远当了保卫局行刑人员。

1933年夏的一天午饭后,乡苏维埃干部王有贤来到我祖父家,因午饭已过,我祖母给他煮了一大碗鸡蛋面,而忘了烫酒,王有贤吃完面反复把玩着青花面碗对我祖母说:“你家这个碗,你信不信我能把它打烂,我今天把话放在这里”,放下碗径直走了。我祖父非常害怕,因为当时每天夜里都在肃反杀人。我祖父连夜找到时任川陕省省委组织部部长的余洪远说明情况,余洪远说:“我说过你会无惊无险的,你放心回去吧”。第二天,一位保卫局领导和两名红军战士来到我祖父家,问我祖父:“你说你是庄家人,梨田的犁耙两排齿,前面几颗?后面几颗?”。我祖父说“前八后九”。保卫局领导起身说:“你没事了”。就这样,我祖父躲过一劫,后来余部长将我祖父以及同村的王廷品、王本贤安排到红军供给处做支前工作,先后在洪口、魏家坪、石窝场给红军染布,在到红军离开时才回家。

1935年春,红军离开洪口时,余洪远骑一匹枣红大马,马背上驼着两麻袋茶叶。他叫我祖父拿个软撮去,撮了十多斤茶叶给我祖父,并对祖父说:“小弟回了老家,哥哥眼睛不好,不能参加红军,他又不愿意回老家,在这里又得罪了那么多人,你要多关照一下”,随即同大部队转移了。

红军走后,我祖父引荐余志远到至诚陈家坪大地主陈射堂家改名为陈文杰,娶妻生子,直到终老。

1951年8月下旬,以王维舟为团长、余洪远为副团长的中央人民政府南方革命老根据地访问团来到通江,余洪远将军到他哥哥余志远(陈文杰)家看望过后,准备来我家时,上级有紧急公务需要他马上回去,他请他哥哥转告我祖父:“以后有机会,一定好好叙叙旧”,并带来了七八斤猪肉。

我们虽然无缘与余洪远将军及家人会面,但他与我祖父的这段情谊我们会世代珍藏。(王必强)

THE END
打赏
海报
开国少将余洪远兄弟与我祖父的故事
上世纪三十年代初,我祖父家开设有小型染布、烤酒、织布、打粉作坊,还要耕种六十余亩土地,经常需要不少帮工。1932年春,通江县洪口镇的一个赶场天,三……
<<上一篇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