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国时期的南江中学

五、课程设置

民国十四年(1925年),国民政府颁布《教育规程》,将五年制中学改为“三三制”,即将中学分为高初两级,高初中各为三年。对所设课程作如下规定:一、改三民主义课为公民课;二、初中一年级每周三节数学课,全授算术;初中二年级每周四节数学课,分授代数、几何;初中三年级每周四节数学课,分授代数、几何、三角。三、初中一年级每周二节博物课,初中二年级每周二节化学课。初中三年级每周两节物理课。

民国二十九年(1940年)二月,国民政府颁布(修正中学规程)规定初级中学教学科目及时数如下表:

民国二十九年(1940年)南江初级中学附设小学师资训练班,所设教学科目如下:

六、教学情况

国文教学:1933年以前,南江中、小学国文教员多为清末宿儒。他们不重视教学方法,只是根据文章的内容逐字逐句讲解,很少练习、提问,并要求学生用文言文写文章。这种教法,学生全靠死记硬背,收获很少。1939年,南江初级中学恢复招生以后,一个时期,来校任教的国文教员,多是成都高师毕业,文学水平较高,并开始注意改进教学方法,重视了读写训练,作文命题,能较好地结合社会现实和学生实际。学校的教师和学生,经常在夜深人静的时候听到从城里传来“汤圆儿啊,汤圆儿啊!”的叫卖声,国文教师刘绍尧便以《夜半叫卖声—汤圆儿啊》为题,叫学生作文。他启发学生联想:深夜,城里的老爷太太坐在麻将桌上,消磨时光,肚子饿了,要吃“晚点”了……一个白发苍苍的老人,冒着寒风,颤巍巍地挑着汤圆担子,沿街叫卖,想赚点钱来养家糊口,这样就使学生的作文写出了新意。对学生的作文全批全改,并进行课堂讲评,学生的语文修养和写作能力都有所提高。

英语教学:南江初级中学开办之初,因英语老师缺乏,加之学生多不重视这门学科,英语课程形同虚设。1939年,南江初级中学恢复招生以后,由成都华英高中毕业的张文模任英语教员,他英语基础较好,教学也较得法,强调背诵、默写,结合课文讲解文法。初中毕业时,一部份用功的学生,能写简单的英语作文。张文模解聘后,继任教师有的发音不准,有的水平有限,因而英语成绩一般有所下降。1947年,校长严开选从成都延聘于祥、张文恕等来校任教,英语成绩有了回升。

理科教学:南江初级中学开办之初,由成都高等师范学堂毕业的何师禹、伍禹龄等任数学课教员,他们知识丰富,讲课时也注意启发诱导。但由于教材的逻辑性不强,难度又大,学生基础又差,在处理习题时,概由老师在黑板上演算,学生盲目照抄,所以效果不好。1939年,南江初级中学恢复招生。这些老师又重到南中任教,采用部颁新编教材。由于教材的系统性较强,难点分散,学生又经过严格的入学考试,教师的教法也有所改进:课堂教学,讲练结合;课外认真辅导。数学成绩有所提高。

南江初中理化仪器较少,讲课只能照本宣科,在黑板上做“实验”。学生感到枯燥无味,毫无学习兴趣,理化成绩一直不好。

公民教学:公民课是民国时期各级学校的政治课。其内容以“三民主义”为主。其次是总理遗教、领袖言论、公民的权利和义务、约法、宪法和各级政府机构等。民国三十年(1941年)七月,省府颁发初中用的《兵役浅说》,饬自下期起一律开始实施,并指定于公民科内讲授。公民课任教者多系学校训育主任。此外,国民党党务指导委员会委员、县实业局局长何长民,县参议会议长梁愉舒也先后教过南江初中的公民课。他们上课还抽学生背诵《公民》中的某些条文。学生多不喜欢这门课程,上课时间往往在下面做其它作业。正如民国三十一年(1942年)十一月省军管区印转《兵役浅说》,要求各级学校讲授的文件所说那样:“公民一科,向不为人所注意,若有若无……一大都是先生讲,学生未必即听。”

THE END
打赏
海报
民国时期的南江中学
一、溯源 清乾隆年间,谕令各直省、郡县增置书院义学,振兴文教。乾隆十年(1745年)南江知县闻肇煌在县城文昌庙义学旧址(今南江实验小学校址),创建南江……
<<上一篇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