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黄昏最是晚霞 美彩笔尤可写春秋

正当汪隆重的艺术事业攀上巅峰的时候,历史风云再次突变。

他的戏剧集很多,有四五十出戏。一个人写四五十出戏很难,而且他的戏剧都是歌剧,都是诗的典化,是了不起的。汪老在南江文坛上是首屈一指的人物,要出现一个优秀人物颇不容易,我们南江人永远记得这位文化老人,人们都尊重他。”

十多年时间,汪隆重先后又创作《故国情《巴山游击队》《蜀国恨》《泪美人》《希望》《牛知县审牛案》《张飞认母》《美人恨》《鬼恋》《牡丹灯》等剧作。其中,魔幻歌舞川剧《鬼恋》是他继《点状元》之后的又一力作,融入川剧传统艺术的精华,并增强观赏性,在戏剧界和观众中产生强烈反响。《鬼恋》由重庆川剧团带到省上做汇报演出,在锦江剧场是场场爆满。

1996年,《鬼恋》改名为《聂小倩,走出国门,参加了新加坡华人艺术节,获得殊荣。而《鬼恋》的创作过程,同样十分艰辛。王国维在《人间词话》里说过“尼采谓一切文学余爱以血书者”,他创作戏剧也同样是“字字看来皆是血”。他的妹妹汪绍惠含泪回忆起他这一段炼狱般的生活:“特别是我哥哥在重庆写这个《鬼恋》的时候,他身体已经生病了,但是由于这个剧要去巡回演出,要得急。他去重庆才3天就病了,但是为了这个剧本的效果,坚持带病修改。一边治病,一边修改,一直修改到演出的时候,他就病倒吐血,被送到医院去治疗。连《鬼恋》的首演,他都没有办法出席。

后来,汪隆重从收集素材到完稿只花了3个月时间,写了一部23
集电视剧《东方女神》。他克服种种困难,该剧本才得以出版,并获得巴中地区图书二等奖、世纪论坛剧本一等奖。但该剧却没能拍成电视剧,不得不说这是他心中的一大遗憾。“伟大的戏剧作家首先必须是伟大的诗人”,这是他戏剧观中的第一句话。翻开诗文戏的合集《巴山情》触摸那些字句,他一生的故事就像一部老电影一样浮现在我们眼前。

在年届古稀时,汪隆重与诗友们组建了南江县诗词楹联学会,并任首届会长,主编推出《蕊榜新花》等刊物,为推动南江文化事业发展作出贡献。“我们这辈人搞创作一定要呕心沥血,只有呕心沥血才能把作品写得好。所以我的创作态度是‘呕心沥血吾辈事,李杜文章万代长”,他如此总结自己的笔耕一生。

人生如戏,戏如人生。纵观汪隆重一生“巴山舞椽笔、京华点状元”,又何尝不是一出精彩的戏剧。他生于巴山,长于巴山,终老于巴山,戏剧集名《巴山剧作》散文集名《巴山寄语》诗歌集名《巴山吟稿》,以巴山的人事为背景、题材或以巴山命题的作品多不胜举,可谓言必称巴山,无不彰显了他对家乡的一往情深。

2017年3月,汪隆重先生与世长辞。

发表回复

您的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