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中民间故事:天生桥的故事
从前,在巴中市巴州区三江镇龙门村一社与木鱼村五社交界的山梁上住着一户王姓。王姓的前辈人原本老实本分,过着不贫不富的日子。 有一天,从陕西来了一位风水地理先生,从王家屋前路过 …
阅读更多从前,在巴中市巴州区三江镇龙门村一社与木鱼村五社交界的山梁上住着一户王姓。王姓的前辈人原本老实本分,过着不贫不富的日子。 有一天,从陕西来了一位风水地理先生,从王家屋前路过 …
阅读更多三江镇上游村的尤家坝地形,酷似一尾肥壮的鲤鱼。鱼头朝向龙门村与上游村交界的蒙子垭,而蒙子垭山垭右侧约三百米处有一个山洞,从前的人称之为“龙门”。 因此居住在蒙子垭附近的彭姓人 …
阅读更多相传在很久以前,天上降下一条长龙,龙头在巴河,龙尾在回龙山下。长龙下凡,搅得龙门村一带昏天暗地,洪水暴涨,民不聊生。胖土地老爷奏请玉皇大帝后,玉皇大帝下令在三江镇的巴河河 …
阅读更多农历七月十五,佛家称“中元节”,民间叫“月半节”或“鬼节”。人们习惯称之为七月半。每年农历七月十一到十五日,人们都会举行祭祀祖先,烧纸钱超度亡灵的习俗。这种传统习俗始于唐宋时期 …
阅读更多本文作者:阳云,本文主要分为:太阳出来了、“办酒”与“打发”、结婚证要“扯”、先人板板、“摄协”成了“乌老二协会”等川东北民间俗语。 太阳出来了 太阳照你照我照世界。没有太阳的天地, …
阅读更多白云乡治所大茅坪。大茅坪,原无集市,场随乡治迁此而兴。 民国时,属三江乡。 苏维埃时,于土地垭、观音堂分设乡苏,属三江区苏;并设乡苏于白云山,属兴文区苏。 1952年春,建白云乡 …
阅读更多阎明勤(1903一1977),原名阎明俊,四川省通江县人。20岁时,被田颂尧部抓去当兵。后逃回,帮工渡日。 1932年12月,中国工农红军第四方面军解放通江,阎明勤即参加红军,编入红九军二十 …
阅读更多兴文,历史上称兴文场,原名针匠垭。相传在古代,有一名擅长制作缝衣针的工匠住在此地,在巴中城周边赫赫有名,久而久之人们便称此地为针匠垭,后来根据谐音又称曾子垭。 1919年后,乡 …
阅读更多叶良一(1884一1972),名世元,字菁年,绰号“白胡子”,原巴中县粉壁场(今属平昌县粉壁镇)人,民国8年迁入县城定居。 叶8岁随父课读于粉壁场、清江渡和巴州城私塾。清光绪三十年(1904)入 …
阅读更多花溪乡位于巴中市巴州区,与通江县杨柏镇接壤,历史上,因场下有乌鸦潭,潭内有一奇石,有花纹,形似鸡,故名花鸡河,后称花溪河,乡因河名。 民国25年,花溪乡境域设花新板、太乡联保 …
阅读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