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四方面军造币厂的建立和发展
1933年11月18日,为了广泛开展土地革命,打破敌人的经济封锁,红四方面军造币厂(又称川陕省造币厂)在四川省通江城郊西寺成立,厂长由时任红四方面军总经理部(即后勤部)部长、川陕 …
阅读更多1933年11月18日,为了广泛开展土地革命,打破敌人的经济封锁,红四方面军造币厂(又称川陕省造币厂)在四川省通江城郊西寺成立,厂长由时任红四方面军总经理部(即后勤部)部长、川陕 …
阅读更多1933年1月,红四方面军把由鄂、豫、皖根据地迁来的兵工厂,设于通江城的南岭上,规模很小,工人不多,设备不全,远不能适应战争的需要。1933年10月打下绥定(现达川),将刘存厚兵工厂 …
阅读更多据我所知,当时苏维埃区、乡、村各级干部的生活待遇是十分艰苦的,干部每月没有固定的薪金。工作还要不分白日昼夜地于,当时在那样艰苦的工作生活条件下,没有一个干部反映自己的工作 …
阅读更多王朝华(1913—2002) 通江草池乡人。红四军11师34团3营通信员。 1936 年4月,红一、四方面军会师后,我给刘伯承当警卫员。开头他是红军大学校长,红十一军与红四方面军到达甘肃镇原 …
阅读更多红四方面军入川解放通江后,在南岭上建立被服厂,分军工、民工两部分。民工调张茶清、何福祥(鄂豫皖人)、刘照林(通江大石桥人)三女同志成立“缝衣组”与军工分开,这就是“女工厂”的 …
阅读更多罗北平,四川省江安县安乐乡人,生于1938年10月8日,母父早亡,靠大姐供给读书。幼聪慧好学。小学,初中学习成绩均好。1952年考入重庆市一中(高中),既积极努力学习功课,又踊跃参加 …
阅读更多在四川的地理版图上,位于川东北与陕南汉中的镇巴、西乡、南郑接壤处的通江,有点似一个人的肩胛骨,抵到陕西的下腹部。因通江地处川陕、蜀楚交界线上,历代旧志皆云:“依三巴之旧域, …
阅读更多鲜正学同志,通江楼子乡(现通江县诺水河镇)人,1933年参加了童子团,随红军长征,渡黄河,参加西路连。高台失败,从血盆里滚出来,亲眼看到董振堂、杨克明同志的壮烈牺牲,亲眼看到敌 …
阅读更多袁刚,宣汉鲲池人,又名育成,1888年11月18日出生一个贫困家庭。袁刚幼年丧父,靠母亲一手抚养成人。及长,事母至孝,被当地人称为“袁孝子”。从16岁起,为了养家糊口,袁刚开始在宣汉 …
阅读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