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中民间传说:马良眉的故事(二则)
一、题璧诗 清嘉庆年间,马家梁上白云庙门外,有一堵用水墨画得看的拥壁。可惜这美好干净的壁上,常被一些游客几句歪诗抹得不像样子,庙里住持禁又禁不了。 一天,马良眉来游玩来了, …
阅读更多一、题璧诗 清嘉庆年间,马家梁上白云庙门外,有一堵用水墨画得看的拥壁。可惜这美好干净的壁上,常被一些游客几句歪诗抹得不像样子,庙里住持禁又禁不了。 一天,马良眉来游玩来了, …
阅读更多在辛亥革命的影响下,以同盟会员为首的大竹孝义军(即保路同志军)于1911年农历十月中旬进军川东北,兵分两路攻打巴州城。 一路首领李克豫、蔡寿之、杜坤山率部经达县、抵江口,沿巴河 …
阅读更多相传1000多年之前,喻家粱山上土地贫瘠,寸草不发。一个夏天的傍晚,山顶突然泛起一片白光,一只白鹤从空中俯身飞到喻家粱山顶,嘴里丢下一粒金光闪闪的种子后,白鹤在山顶盘旋了3圈, …
阅读更多恩阳高观山一个高僧,寿年很高,他在生时,一直想修炼成仙,可是活到96岁,梦没有实现,死后,叫他的徒弟将其埋在鲢鱼坝水库前300米处的大山上。 俗话说:虎死如泥,人死如虎。高僧在 …
阅读更多1944年,抗日战争进入战略反攻阶段。蒋介石为增加兵源,准备内战而修改了《兵役法》。新《兵役法》规定:“学生和公务员均得服兵役”。据此,南江县政府点名要南江初中征送壮丁,于是,一 …
阅读更多1933年的热天,红军在空山坝打垮了田颂尧的军队,我们南江又回到穷人手里。红军发动年青人参加革命,我那时是个小娃儿参加了童子团,不久上两河口办起了被服厂,我被抽调到厂里缝八角帽 …
阅读更多南江县城东北面约二公里处,有座古庙名叫“元山观”,观内藏有一口铸铁古钟。古钟铸造于明朝万历九年(公元1581年),距今400多年。这口钟高94公分,口径56.8公分,底部直径36公分,壁厚 …
阅读更多相传在远古的时候, 南江县关门乡石庙村喻家扁住着一对勤劳善良的恩爱夫妻,到四十多岁膝下仍无儿无女,夫妻便修桥补路,乐于助人,广行善事,留下了不少美名,也感动了远近的村名。快 …
阅读更多今天在 恩阳古镇的某处还存在“XX石敢当”的石条,据说还与石达开有关呢? 石达开在18岁那年以经商为名来到川东北的恩(义)阳,结识了恩阳本地大批朋友,如陈子华、李果等人,为今后带 …
阅读更多通江县曲滨老街沿廖家河上溯一公里许,便是红岩河。此地北面是红石颗(页岩)、红石块垒成的悬崖峭壁,从上往下看,心惊胆裂,不敢近覻。崖下是红岩河潭,碧水鳞鳞,深不见底。南岸则 …
阅读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