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江县关门子的来历
南江东南30公里处有个关门乡,小地名叫关门子。这个关门子原叫构林场。离场五里有道壁立的青石岩,正像紧紧关着的一道石门。传说,很多年以前,石门对岸茅棚里,住着老两口。全靠编草 …
阅读更多南江东南30公里处有个关门乡,小地名叫关门子。这个关门子原叫构林场。离场五里有道壁立的青石岩,正像紧紧关着的一道石门。传说,很多年以前,石门对岸茅棚里,住着老两口。全靠编草 …
阅读更多相传,通江建县不久,在通江与南江接壤的边界上,有一财主发现分水岭以西的南江境内,地势平坦,物产丰富,于是想占有这块土地,便找来一大脚女人,并暗中授意她将两县的界碑从分水岭 …
阅读更多“杨柏河”是通江县杨柏镇场镇的俗称。 “杨柏河”这个古老的乡镇有着十分悠久的历史。相传,唐禧宗乾符年间,这里住有杨、白两姓大财主,因无嗣,便商议两家倾其家产在四包梁下合建一寺。 …
阅读更多据传,宋时僚人(俗称南蛮子)沿长江逆水迁徙,沿着支流,寻其居所。为避兽袭,常将沿河石头凿空,供其居住。“僚人在山谷者,穴居野处”,“穴居”,指的就是在石凿的洞穴居住。僚人凿的穴 …
阅读更多平昌县镇龙场镇的东北角,即现在公路的上面,有一口大堰塘。千多年前,这里是一个小山包,背靠座座群峰。据说,宋时,小山包上修建有一座四合院寺庙,周围松柏参天,苍翠欲滴,绵延百 …
阅读更多冯震,巴中市巴州平梁镇人,以书法著称于世,善长魏碑欧体,飞白尤精,并自创行草飞白体。他写的行草飞自如行云流水、凤舞龙飞,时人称之为飞白先生。冯震先生在圆门(今黄家沟)设馆 …
阅读更多杨浩然,原巴中县酒店乡玄台村人,就读于渔溪临溪斋,和同村罗庚是同学。因罗庚家产富有,人们称之为“罗二先生”。杨浩然先后在玄台、来龙、渔溪三地设馆教学。 民国十七年(1928年)渔 …
阅读更多公元前368年起,秦孝公与巴蜀两国为好。公元前359年起,孝公用商鞅为相开始变法,很快使秦国成了“七国”中的第一经济和军事强国。 公元前317年,巴蜀两国开始战争。战国时期被蜀王封其 …
阅读更多公元前1066年仲春,武王姬发同元帅姜尚(姜子牙)率周军三、四万同纣王监军殷破败(纣王之子)、元帅袁洪、大将乌仔文化及“梅山七怪”鏖战于牧野(今河南省新乡市境内),相持月余不胜。姜尚 …
阅读更多牟阳城中有一富商,姓林名茂生,居住在城南,以经营丝绸布疋(bùyǎ,也有人认为是匹的繁体字,读pi)为业,膝下无子,只有两个女儿,名叫大兰、小兰。大兰和小兰,年龄只相差三岁,模 …
阅读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