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巴分治的由来
原巴中县地域辽阔,人口稀少,纵横七百余里,俗称“野巴州”。民风淳朴,民众强悍,历任州(巴州)县(巴中)官吏都小心翼翼,谨慎从政,稍有失误,就会丢官罢职,大者难于脱身,屡月数年交 …
阅读更多原巴中县地域辽阔,人口稀少,纵横七百余里,俗称“野巴州”。民风淳朴,民众强悍,历任州(巴州)县(巴中)官吏都小心翼翼,谨慎从政,稍有失误,就会丢官罢职,大者难于脱身,屡月数年交 …
阅读更多此类小吃已经存在记忆当中,下面就来发一发这些著名小吃的传说。 兰草渡建场不久,街上就已有了禹王宫、文昌宫、王爷庙三座大庙宇,由于香火旺盛,来此挂单、化缘的和尚、道人、尼姑不 …
阅读更多翰林吴镇,(咸丰庚申(1860)恩科进士),历任盐察御史、辛未会试同考官、陕西盐法道。政声称循吏。 光绪十二年丙戌,因病辞官回归故里,目睹黎民疾苦,则先捐巨款昭示族人解囊以助。在一 …
阅读更多涂浩然(出生年月不详),今平昌县粉壁场农丰村三组涂家湾人。自幼聪明,是当时粉壁人称的“才子”。 涂家居住在真武山顶,由于独户,时常受人欺凌。浩然父正海,忠厚诚朴,知事达理,深知 …
阅读更多冯公,真有其人。冯公姓冯名京祥,巴中曾口秧田沟人,三国时任云南昭通镇地方军事长官。 约公元250年,冯公年迈辞官归里。偕夫人、女儿乘铁船自巴河(现称)还。至兰草渡风箱溪与沙角溪 …
阅读更多(16),《中国工农红军发展简史编》(1927——1937)一书中称巴山红军游击队(第419页) 面对上述这一系列的文献、史实、事实记录,对游击队名称的结论,是任何人都可以作出的——那就是巴山红军 …
阅读更多县城南岸公山,呈三角形,其左梓潼宫山形如一撇,其右塔子山形若一捺,三山组成一个天然的“公”字,称“公山”、因其有矩形断崖石壁,形如天庭挂榜,又呼“天榜山”,“挂榜山”,石岩有如照 …
阅读更多正在千军万马穷追赵明恩的时候,赵的副手管青山叛变投敌。李子猷视管青山为“天外来客”,喜出望外。一阵寒喧之后:便用一乘滑竿抬着管青山;再派一溜人吹号打鼓.一行几十个匪兵,一齐在林 …
阅读更多张熙谷(?年-?年),字诒亭,甘肃省镇番县人,道光年间三甲进士张奋翼之子,同治八年九月筹饷事例分发四川;同治十二年(1873年)十二月补南江县知县;人称“黄胡子张大老爷”,他在 …
阅读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