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路运动在巴中的故事
最为悲壮的是同志军(亦称大竹孝义军)血染巴城。宣统三年(1911年)冬,同志军总指挥李绍伊命其部统领李克豫、蔡受之、杜昆山、陈恺率同志军分东西两路进人巴州。知州张又栻会同乡绅、封 …
阅读更多最为悲壮的是同志军(亦称大竹孝义军)血染巴城。宣统三年(1911年)冬,同志军总指挥李绍伊命其部统领李克豫、蔡受之、杜昆山、陈恺率同志军分东西两路进人巴州。知州张又栻会同乡绅、封 …
阅读更多古老而精彩的撵旱魃解放前,县城似乎屡遭夏伏旱。凡是这样的年成,总是要实行祈雨三部曲。 上部曲,先是三个保的保长和乡绅聚集起来,去南门口靠河岸的龙王庙祈雨。祈求龙王爷以苍生为 …
阅读更多作者不详,来自新浪博客 。《巴州志》电子版请参考:http://ctext.org/wiki.pl?if=gb&chapter=625141&remap=gb 朱锡谷,字菽原,福建侯官(今福州市 …
阅读更多在巴州任上,周元勋“清保甲、严左道,庭无留狱,讼无滥民”。(《寿周希尧牧伯序》) 周元勋出生于世胄家,筮仕为大夫,公退之余,手不释卷,或写诗作文,或绘画摹帖,温文尔雅,一点也 …
阅读更多州旧无学署,李天培修儒学署。在学宫(文庙,原址在今巴州区人武部驻地)围墙东边,建学正、训导署(原址在今巴州公安分局驻地),左右相连,前后各三间。 崇圣祠在巴州城外。乾隆五十 …
阅读更多李汝琬到哪儿去了呢?出于好奇,笔者上网查阅《清实录》。在《乾隆实录》中,终于找到了他的行踪——他到霸州(今河北省霸州市)当知州了。清代,巴州不领县,属“州视县”,隶保宁府(今 …
阅读更多陆成本,字画村,浙江萧山(今浙江省杭州市萧山区)人;清代仕蜀十藏,议叙①;清道光七年(公元1872年)任巴州知州。任内重文风,有建树,善书法. 宋以朝臣充任各州长官,称“权知某军 …
阅读更多学生生活,总是不平静的的,—波方平,另波又起。刘教课有个口头禅,爱说“简直是”,个别调皮学生,称他为“简直是先生”。一次上课,一个学生专门记,每说一个“简直是”挽一个圈。想表示自 …
阅读更多李芳圃,亦作李方圃,号璧端,通江县杨柏乡(镇)人,1883年生。民国初年,毕业于成都军医学堂,是我省推行西医疗病的倡导者之一,也是通江奠立西医机构的开创人。 自幼好学,稍长 …
阅读更多杨国宝(1892—1932年),通江县梓潼人(现广纳镇)。旧时通江县著名医生。 老官庙(今天通江县广纳镇)到梓潼的路上,一行二十余人正在赶路。走在前面的两人抬了一道朱红鎏金的大匾, …
阅读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