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州知府李汝琬

李汝琬,陕西咸宁(今西安市长安区)人;附生①;清乾隆二十四年(公元1759年)任巴州知州。

在巴州知州任上,李汝琬做了两件大事:扩建书院,兴巴州文教;重修城楼,强巴州防务。

知府示意图
知府示意图

作为民间教育机构的书院,始于唐朝。正式的书院教育制度则由朱熹创立,发展于宋代,于山林僻静处建学舍,置学田收租,以充经费。后由朝廷赐敕额、书籍,委派教官、调拨田亩和经费等,逐渐演变为半民半官性质的地方教育组织。元代,书院制度更为兴盛,专讲“程朱”之学,并供祀两宋理学家。明朝,书院转衰;王阳明出,书院再度兴盛。随后书院因批评时政,遭当权者忌恨,明世宗、张居正皆曾毁书院,尤其是东林书院事件,魏忠贤尽毁各地书院,书院大没落。满清入主中原,继续抑制书院发展。至雍正十一年(公元1733年),才正式明令各省建书院,书院渐兴;不分官立私立,皆受政府监督,不复宋元时的讲学自由。庚子(公元1900年)后新政,所有书院改制为新式学堂,书院不复存。

丹梯书院是巴州最早的书院,位于南龛金榜山麓,因山势重叠耸秀,若丹梯然,故名;建于唐,相传唐昭宗大顺二年(公元891年)进士张曙曾读书于此;后经兵燹,宋光宗绍熙(公元1190年——公元1194年)初,州守赵彦绒重修;明改建为云霞书院。清乾隆十五年(公元1750年)冬,新建书院,乾隆十六年(公元1751年)落成。旧址在今小东门书院街,由时任知州王廷松改义馆(私人捐资所办学校)而成。王廷松乾隆十五年农历九月初十履巴州任后,感于巴州“风土人情,良莠杂半”,认为“教为急务”。建书院得有地方,适“署之东旧有义馆,瓦屋三间,倾圮已久,空地一区,荒僻已甚。入冬之初,捐俸补葺”。书院告竣,并于乾隆十六年作《书院义田记》,勒于石,详述创建书院、设置学田缘由及自己的良苦用心。

九年后,李汝琬任巴州知州,理政的第一件事就是建设书院。“官廨之东有屋数间,湫隘卑陋,日就朽蔽。而所教才童登数人”(李汝琬《宕梁书院碑记》)。见书院范围狭小,建筑简陋,生源匮乏,遂生改扩建之心。当时,恰好中央也有政策和相关项目资金——“雍正十一年(公元1733年)恭蒙宪庙赐天下省会帑金百镒,俾悉建书院”(《宕梁书院碑记》),便抓住机会,又在旧书院的基础上“拓而修之”,于乾隆二十七年(公元1762年)完工,因州旧名,题其坊曰:宕梁书院。

宕梁书院东北抵墙(今书院街北口至大桥北端)、西抵吏目署(原址在巴中县招待所大礼堂处,今巴州区文化馆、图书馆处为拓建之书院)、南抵张姓居民聚居处,进出书院的大道名“学巷街”(今书院街)。

改扩建的宕梁书院,因占地面积大,建设得十分气派,功能齐全。有讲堂,有师生宿舍,有厨房,有办公室,堂舍东西边全是图书室。书院宽敞亮堂,环境优美:“重其门,复周以垣。垣之外,山川之胜环焉”(《宕梁书院碑记》)。书院所需,一切按需供应;重新配置师资,遴选秀才和有学行的人为师,求学者趋之若骛,形成“尔多士藏修于斯,游息于此,潜心经籍,冀为通才。”(《宕梁书院碑记》)书院外,也别有洞天:“况出户而望,连山翠其入云,芳树蓊其行列,是崇德辨惑之所兴思也。诸生其有意乎?至其俯瞰‘字流’②,足以涤胸中之尘秽。庶几为文也,洁净精微有当清真雅正之旨乎!”(《宕梁书院碑记》)

李汝琬认为巴州僻在山中,士寡闻见,“其于国家广学之盛、教育之隆”是地方官的使命、责任,不敢懈怠教育,故兴尊师重教之风,勉励自己不负当今皇帝和州民,并于乾隆二十七年(公元1762年)书院落成时作《宕梁书院碑记》,刻于石,流布后世。

THE END
打赏
海报
巴州知府李汝琬
李汝琬,陕西咸宁(今西安市长安区)人;附生①;清乾隆二十四年(公元1759年)任巴州知州。 在巴州知州任上,李汝琬做了两件大事:扩建书院,兴巴州文教;……
<<上一篇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