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江县明清及以后文物
南江县明清及以后馆藏文物主要包括:塔式谷仓罐(明朝)、仿明麒麟吐瑞铜黄香炉、刘海戏蝉等宣德香炉、古带玉、水晶玉带扣和带钧、玉饰耳环帽饰(清朝、明朝) 一、塔式谷仓罐(明朝) …
阅读更多南江县明清及以后馆藏文物主要包括:塔式谷仓罐(明朝)、仿明麒麟吐瑞铜黄香炉、刘海戏蝉等宣德香炉、古带玉、水晶玉带扣和带钧、玉饰耳环帽饰(清朝、明朝) 一、塔式谷仓罐(明朝) …
阅读更多一、黑漆钴青铜镜(唐) 质地铜。直径14厘米,厚1.5厘米,重800克。镜背从里到外分为三环,内环圆心为一稍大海兽作钮柄,另五只形色各异的海兽围其四周;第二环33串葡萄果实及藤蔓,七 …
阅读更多四、蟠螭纹铜镜(汉) 质地铜,周长13.5厘米,厚0.2厘米。此镜穿里到外分为三环,内为穿孔钮柄;第二环为凸起的双线圆环,圆心辐射线将圆环平分为八;第三环为蟠螭纹。镜边为突起的宽 …
阅读更多李绍魁,通江县澌波香炉山人,生年不详。少时家贫,靠父亲打草鞋和本人拣柴卖维持生活。绍魁胆量很大,每受人欺侮,即与之对打。人皆说:“此子不可轻谩。” 李绍魁处于农民运动如火如荼 …
阅读更多明朝末年,通江县毛浴镇九浴溪桂花树湾有个普普通通的农民做了午门将军。此人名叫杜应仕,家境清贫,父母年老多病,一家人全靠打柴维生。 自从明正德年间,鄢本恕、兰廷瑞举起反抗大旗 …
阅读更多苟璋,字廷玉,通江县长滩人(现铁佛镇跑马村),生于明成化年间。始祖苟燮为魏文侯“千城大将”,远祖苟光禄于北宋末徽宗年间任梓州(今三台县)太守,并携眷迁蜀。父苟春字锦云,博览群 …
阅读更多几年过去了,又一个春节来临。父母叫他到岳父家拜年。李赏说:“不去,没有成就,不好拜见亲人。”经过几年努力,学业虽有长进,但两次参加县考,都不幸名落孙山。有些人就奚落他说:“生 …
阅读更多1950年9月,涪阳区供销社用芽孢菌种(亦称孢子菌种、悬液菌种)繁殖、生产银耳成功,惜其后中断。此法是由名教植物病理学家、真菌学家杨新美教授于抗日战争时期在的贵州农学院研究出来 …
阅读更多九、川陕省三串纸币(1933年) 质地白色道林纸,长方形,竖式。纵15.4厘米,横7.4厘米。四色套印,川陕省工农银行造币厂1934年在通江印制。双面印有绿色底花。 正面印有绿色粗边框一道及 …
阅读更多1969年3月,引进华中农学院银耳孢子种,在涪阳公社一大队四队栽种成功,每板(相当于150公斤)板凳棒产干耳250克,比常规栽培单产提高10倍。 1974年,通江的香灰菌丝与福建省的银耳菌 …
阅读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