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江巴人文化考

浏览:1712次阅读
没有评论
南江巴人文化考
巴人

《夏本纪》:黄帝正妃螺祖生二子,一为青阳,降居江水(今岷江及其下之长江),一为昌意,降居若水(今雅砻江)。昌意娶妻蜀山氏,生颛顼(zhuān xū ),是为高阳,高阳生鲸,鲸生禹,禹娶妻于江州(今重庆)涂山,故蜀人系黄帝、高阳之脉。《山海经.海内经》:“西南有巴国,伏羲生咸鸟,咸鸟生乘厘,乘厘生后照,后照始为巴人。”巴人是古代中国的一种少数民族,其祖先是廪君。“皆出武落钟离山(今湖北长阳县西北),乘夷水至盐阳……”。《华阳国志.巴志》(翻译版):“巴人的区域在今四川东部、湖北西部及贵州东部,汉水嘉陵江流域及大巴山一带,后来建立了巴国。古巴国包括东至今奉节、西抵嘉陵江、涪江之间及沪州一带,南至贵州思南一带,北抵米仓山、大巴山南坡。”

南江巴人历史悠久。县城东断渠和阳八台出土的文物证实,南江古人类后裔大部分被融入巴人之中。据《华阳国志.巴志》和清《南江县志》考,武王邀请巴人八族(今嘉陵江、巴河流域一带,亦含南江巴人)北上伐封。“巴师勇锐、歌舞以凌殷人,前徒倒戈。”兴西周后,以其姬姓宗室封于巴地爵之以子等(按公、侯、伯、子、男五等)国为周巴子国。时巴族以虎为图腾、面具、尚武、好歌舞、勇不可当。《春秋释例》:“濮(读音:pú)族无君长总统,各自邑落自聚,故称‘百濮也”’。故巴人又称“濮人”,南江巴人亦称之。《左传》:“糜率百濮,将伐越。”

《隋书.地理志》:“梁州又有獠、蛮、宗,其居住风俗、衣服饮食颇同獠人似”,故巴人又称“獠人”(南江亦称之)。周慎王五年,蜀王伐苴( jū )侯,苴奔巴、巴求救于秦,秦惠文王派司马错救巴苴。公元前316年灭巴蜀。仍实行酋长制。《后汉书.南蛮传》:“秦惠文王并巴中,以巴人蛮夷君长,世尚秦女。”《舆地纪胜》:“后取消蜀人首领,实行直接统治。”秦统一六国后,先后设巴、蜀、汉中三郡辖31县(含今南江)。《晋中兴书》:“秦并天下,薄其赋税,人出钱四十,巴人谓之宗,遂因名焉。”故巴人又谓宗人(减赋税之人),南江巴人亦以名之。秦灭,项羽封刘邦王巴蜀和汉中,为北伐三秦,特遣将越巴山入巴河,渝水(今嘉陵江)流域,征上万巴人(含南江巴人)为前锋平“三秦”。巴人又称“板盾蛮”(因以木板作盾,故名)南江巴人亦名之。因巴人平秦有功,尔后汉高祖赐“板盾蛮”七姓(罗、朴、咎、鄂、度、夕、龚)不供租赋。板盾蛮性劲勇、好陷阵、喜歌舞,其歌乃助武王伐封之歌也。

《后汉书陈祥传》中巴人歌曰“筑室栽直梁,国人以贞真,邪娱不扬目,枉行不动身。奸宄(guǐ )辟乎远,理义协平民。后名之为“巴渝舞”。《集解》:“巴西间中有渝水,獠人居其上,皆刚勇好舞,故汉高祖募以平三秦,后使乐府司之,因名之“巴渝舞”也。”魏乃使军谋祭酒王粲(càn)改创其词,更名为《昭武曲》,遗韵流传至今。观之如临战听之亦动人。

“巴渝舞”是巴人文化的精品,千年来其魂未变。《图径》(即地图):“西汉巴郡境界东至奉节,西至江津与合江之间,即长江水道一千六七百里,南至今贵州思南一带,北至川北南江、旺苍等县、亦不足二千里。”公元二年巴郡有158643户、708148人。汉顺帝和桓帝时,巴郡有板盾蛮(含南江人)为两次起义勇敢善战,号为“神兵”,好几次大破羌人和益州之乱。巴地出产丰富,巴人好狩猎,种五谷、养六畜,织巴布、酿巴酒,其风传承至中华人民共和国建国初期,皆缘于此也。

正文完
 0
评论(没有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