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仕焕将军,是通江县民胜镇新场村人(由于他从小在毛浴附近当船工,原出生地县志误为毛浴乡),生于1913年,自幼家庭极其贫寒,从童年时代起,他就不得不与父辈和兄弟们一道在通江河上划船谋生,当时当船工既辛苦而且危险,川北人把以船工职业谋生的人称之“船架子”。

1932年红军入川,朱仕焕带领一批船工热情欢迎和支持红军的工作,积极地参加了乡苏的筹建工作。由于他工作积极,办事公道,深受群众拥护,不久他这个“船架子”即被选为乡苏维埃政府主席。从此,他坚决地走上革命之路,先后在地方担任共青团支部书记、区赤卫队中队长,后又调任少共赤江县委组织部长,少共赤江县委书记,共青团苍溪县委书记、长赤区委书记兼独立团政委,川陕省巡视员等职务直至参加长征离开川陕苏区。

朱仕焕将军
朱仕焕将军

朱士焕将軍一生不仅作战勇敢,而且十分重视宣传工作。他曾经写文章,讲过一个火线宣传队的故事:

一九三三年五月,红军主力部队粉碎了四川军阀田颂尧、刘存厚向川陕苏区发动了第一次进攻。这次胜利不仅收复了原来失去的根据地,而且苏区得到了更大的发展。西至嘉陵江边,南至营山,东至万源,较之原解放区扩大一倍以上。苏维埃的红旗飘扬在嘉陵江畔的广大地区。人民做了这块宝地的主人。根据苏维埃的法令一切应当分到土地的人,都分得了土地。

嘉陵江上游东岸有一座县城,它的名字叫苍溪。那时,他在这个县里做青年工作。然而,当时毕竟还是处于赤白对立的状态。边沿区拉锯式的斗争从来没有停止过。敌人每次进攻苏区的时候,总是毫无例外地推行“三光”政策——草木俱焚,鸡犬不留。苏区人民对敌人恨之入骨。在“一切为了前线的胜利”的口号鼓舞下,同敌人展开了残酷的、你死我活的斗争。

为了开展对敌斗争,我们党对当时四川反动军队的情况进行了分析。他们都是封建地主、官僚资本家、军阀政客三位一体的集中代表。军阀巨头无一不是百万富翁,无一不是大地主兼大资本家。他们连年混战、武装割据。他们极其残酷地压迫剥削四川的人民。然而,替地主军阀充当炮灰的士兵,绝大多数是一贫如洗的庄稼汉,他们是被拉夫、抓丁捆绑去的,他们的生活状况,与牛马没有多少差别,心里埋藏着对封建军阀、地主恶霸的深仇大恨。因而他们之中不少人比较容易接受我们党的影响。只要使他们充分了解我们党的政策,是可以争取过来的。

朱仕焕故居:通江县民胜镇新场村
朱仕焕故居:通江县民胜镇新场村

根据对敌人情况的分析,党决定在敌军发动新的进攻之前,积极开展瓦解敌军的工作,促使白军士兵早日觉醒。党把这项重要任务,交给了处于赤白交界边沿地区的共青团员们。

有一天,少共苍溪县委宣传部长张华同志对他说:“县委已经做了决定,要成立火线宣传队,想办法向白军喊话,撒传单……,我们少共县委怎么办?”他赶紧回答说:“接到指示了,正打算开会研究。

常委会经过热烈的讨论决定:为了广泛向白军士兵宣传党和红军的政策、主张,为了夺取前线的胜利,我们少共县委要在保证完成扩大红军任务和正常工作的同时,抽出一部分人员组成火线宣传队,每天晚上到敌我对峙的火线前沿阵地上去喊话,撒传单,积极开展瓦解敌军工作。到火线前沿阵地上向敌人做宣传工作,是有危险的,但为了前线的胜利,大家把危险、困难全都置之度外,纷纷报名,“火线宣传队”很快就组织起来了。

一天,当晚霞渐失,夜幕降临的时候,他们送走了第一批“火线宣传队”。张华同志和共青团员们表示:“一定打响头一炮!”领导同志和他们一一握手:“祝你们胜利!”这些充满革命热情,富有青春活力的共青团员们,扛着红樱枪、梭镖、大刀、土枪、土炮,背着五色传单,列队出发了。

宣传队到了前沿阵地隐蔽好,就对口唱起山歌:“……啥子出来哎满天红?啥人起来哎闹革命?为啥起来哎闹革命?……”“……太阳出来哎满天红,穷人起来闹革命,为了翻身,闹革命……。”

对面的白军一听见山歌,嗓子里就发痒,看长官不在就喊:“你们是干啥的?”

“我们红军和白军兄弟摆龙门阵来啦!”

“都是当‘兵’的,有啥子可摆吗?!”

我们一句,他们一句,就接谈上了。

“白军弟兄们!”我们的宣传员发动了政治攻势,“你们整天整夜地站岗放哨,操练打仗,拼命送死为了谁呀?”

“当兵吃粮嘛!”白军士兵答上了,并反问我们:“你们打仗是为了谁呢?”

“我们红军打仗,为了天下穷苦人得解放,不受地主、军阀的压迫、剥削,也是为了自己。”

“为了自己的啥?”

“我们为了保卫自己分得的田地,房屋!”

“田地、房屋是谁分给你们的?”

“是我们自己革命得来的,是共产党、苏维埃和红军分给我们的呀?”宣传部长又问白军士兵,“你们替当官的送命,他们分啥东西给你们呀?”

发表回复

您的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