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地址
通江县杨柏镇渡水溪,位于大兴乡、火炬乡和民胜镇交界区域 。
二、历史文化
渡水溪石桥是官修米仓道重要支线的接点。现存残桥两座,处于三山两溪交汇处,北上经草池、涪阳、平溪、碑坝接南江至汉中,西去经关渡达巴州,东向鹦鸽嘴至通江,东南经得胜可下平昌江口。
三、简介
两桥东西走向,今俱已圮塌。其中,西桥桥面巨石与桥墩均被洪水冲离桥基数米远的河道中,而东桥也只余残桥一段(一礅一石板)。距东桥头约8米处有记事碑3通,双面阴刻。中间一通碑顶有“永定章程”横额,两侧嵌柱石上阴刻“仁政遍施兆民永赖,淳风普化北阙恩来”联语。渡水溪石桥两端现存石级道路500余米,梯道近1000级,保存完整,至今仍在使用。石级梯道最宽1.8米,级高0.15——0.18米,踏面0.25——0.30米。现存清光绪七年石刻记载了该段古道北可至汉南(汉中南郑),下可通三江,碑文有四川督抚下令老百姓要交一定的税收,用以维护道路之规定。
四、级别
巴中市第二批文物保护单位
五、保护范围
大兴段以修桥碑顺古道延伸150米,古道两边各向外延伸30米为保护范围;民胜段 以修桥碑顺古道延伸100米 , 古道两边各向外延伸30米为保护范围 ;保护范围四周外延50米为建设控制地带。
《永定章程》损毁严重,这里找到一面。供参考。
一议此境原系通巴接连之地往来大道,上通汉南,下达三江,山崎路岖,商贾行客通此,无不口口无穷亦由匪徒羁口连累良善,是为人心不一,奸计退缩不前,故我等着议口口口口口口祸殴掳客商,不分远近男妇人等,或鸣锣放炮口叫为记,不分老幼大小协力向前,各执军器,不准放行,公议处法治毙,合境同挡。
一议合境诸色人等,知悉我等遵示刻碑,告厥功成。
督宪爱民如子,遍安良善,化淳俗美,各安生理家等。公议境内倘有鼠牙雀角挟口生非口口口水溪付五显庙理论,凭神处断,或虚或实,依理卑培,不得徇私舞弊仗力口口口口口口
一议境内人等,凡事不可轻易与讼,居家不可不戒有事邀集人证三番两次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嫌舞断。
(从此处起,为凹錾“武装拥护苏联”标语所损毁,几不可辨。从标语字间残存的碑文看,记述的是捐款人姓名及功德)
光绪七年口口口口春朔日口四甲合口口口口公立
[…] 渡水溪古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