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竹村礼堂又名黄家洞子,位于南江正直镇朱公乡朱公村黄家河社黄显富住宅后石岩之中。
黄显富,讳礼堂,清道光时,官拜中宪大夫(清官吏四品衔),一妻五妾,十一子,二十八孙。
次子登甲,拔贡出身,官拜清户部主事,善书法。
三子昌甲,进士出身,曾任浙江省楚州府知府。
五子先甲,附贡出身,官居清光禄寺大夫。
四子文甲,道光年间同时与父黄显富被勒赐封为员外郎。
黄显富晚年自号“竹村老人”。为防匪患,在住宅(人称乡先生第)后石岩之中,凿石为屋,自岩脚到洞门皆悬崖峭壁,洞门上由黄显富撰书“任尔猖狂稳步岩廊以,守吾本分安居盘石间”的对联,石屋内建龛,左书“借地穴灵保全皓首”,右书“托天造化覆彼黎民”,横额为“洞鉴在兹”。石屋内一股泉水自石隙中涌出,可供百人食用,石屋共五间,有一百五十平方米,尽为人工凿成,盛夏无炎,隆冬温然,从洞口俯视岩下,70米高,令人毛骨悚然,紧接石屋石壁上有石刻“竹村礼堂”四个长宽各为一米的鎏金大字,旁为“剌封中宪大夫竹村老安礼堂黄显富著,仲子登甲书孝悌病药说”共三十余字,还有黄登甲的同僚官吏为黄显富妻祝寿祝词,另有名人劝诫处事为人之文章共五处,书法上乘,镌刻精湛,虽迄今近二百年,字刻如故,字刻均选择在500米长的石岩中间位置。
石头上的黄登甲刻的来历。
竹村者,古志竹溪。今犹龙孙玉立,荫底亭舍,故余父取以名村也。礼堂者,父讳显富,生平卓立,不以家封自累,故循吏胡公取以赠父也。书之于石,而号与村两不相朽,是余志也。(竹村这个地方,在古代的记载里属于竹溪。现在这里依然有像龙孙(竹笋的雅称)一样挺拔的竹子,它们投下的浓荫下有亭子和小屋,所以我的父亲就根据这个景象给村子取了这个名字。至于“礼堂”这个名字,是因为我父亲叫显富,他一生都很有作为,从不因为家世显赫而自满,所以有个叫胡公的清官就赠给我父亲这个称号。我把这些事都刻在了石头上,希望村名和这个称号都能长久流传,不被遗忘,这就是我的愿望)
恩进士黄登甲玉堂书。大清道光二十二年岁在壬寅新秋一日谷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