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江县元潭镇人物:革命烈士潘凤楼

潘凤楼
潘凤楼

潘业修,字凤楼,男,汉族,南江县凉水乡(现元潭镇)下坝村人,1906年(清光绪丙午年)正月十六日生,保蜀联立中学(今阆中市)高中毕业。1929年在联中读书时加入中国共产党(支部书记马步旭)。1932年参加中国工农红军,历任川陕省苏维埃政府秘书、秘书长,省直机关支部书记。红军长征整编时兼任川陕省政府机关直属团团长兼政委,1935年北上,在黄河战役中英勇牺牲,为南江籍革命烈士。

楼少年时端庄英俊,好学上进。是当地名医潘开凛的爱子,先读完巴中初中,又在保蜀联中(高中)毕业,(当时保蜀联中校长吴阶平是国大代表,省参议员,解放后受聘为四川省文史馆研究员),后考上成都高等师范学院(校长吴玉章),但因父亲年老体弱,家境贫寒,无力继续深造。

在联中读书时,潘凤楼思想先进,学习努力,抱负远大,在进步学生中秘密传阅中共四川省委重庆地下党送来的革命书刊,接受革命思想,参加党的秘密活动。(那时川北阆中,南充等地,已有重庆派来的革命家活动)。1929年秋,保蜀联中第一个共产党支部成立,潘凤楼参加了中国共产党。接受任务,回南江老家开展工作。争取群众,传播马克思主义,宣传革命思想。这期间,他结了婚,生了孩子,了却父愿。二哥潘业举因家庭贫穷,得病身亡;弟潘业银家贫,供养不起妻子儿女,且深受烟毒毒害,在元潭沱湾跳河而死。老百姓的苦难和家庭的不幸,更加激发了潘凤楼的革命意志。

1932年红军进入通江,潘凤楼遵照组织的安排参加了红军并参与组建通江川陕省苏维埃政府的工作。任秘书,起草了大量的文件和宣传稿。川陕省政府迁巴中后,省委召开了第二次工农兵代表大会。潘凤楼任秘书长,主持起草了《川陕省第二次工农兵代表大会工作报告》等一系列重要文件,深得省主席熊国炳的赞赏。这一时期,潘凤楼还负责了长赤县苏维埃政府的组建,参加了木门军事会议,并保证了会议的成功召开。

1933年11月中旬,红军运输队征绢灰亦、雨江苏区运送枪枝弹药途径元潭时,被下两团总廖丰五带领园丁30多人抢走105支枪械和部分弹药,并逃往了山里天洞子。随后,熊国炳与潘凤楼率50多名游击队员分三路围攻天洞子。但天洞子位于悬崖峭壁上,只有两条小道可出人,地势险要,易守难攻。于是,潘凤楼献计,称洞里没有水,我们先后退半里,封住路口,困他两三天,再用攻心术,然后寻机智取。
果然,到第二天傍晚,有两个团丁出洞取水,就被抓个正着。熊炳国与潘凤楼随即对他们进行审问,得知一位叫杨全,一位姓吴,同是穷苦人出身,且知悉洞里已断水,粮食也不多了,人心惶惶。经过策反宣传教育,这两个团丁也明白了红军是帮助穷人翻身求解放的队伍,愿意赎罪立功,把廖丰五诓出来。到了第三天午夜,毫无办法的廖丰五把团丁分成左右两队进行突围,他也悄悄爬出洞口猫着腰随左队出逃。

此时,潘凤楼早已严阵以待,把阻击点推进了两百米。当与左路匪敌相距五六十米时,游击队一齐开火,敌机枪手中弹跌下悬崖。在混乱中,团丁杨全趁机用短枪击中廖丰五及其跟班,走在最后的吴姓团丁也鸣枪高喊:“兄弟们,投降吧,红军优待俘虏啊!”于是,饥渴难忍的团丁们纷纷举手投降。潘凤楼又率部前去支援熊炳国,遭前后夹击的右路匪敌也纷纷投降。游击队无一仂亡,胜利夺回枪支弹药。

1934年3月,中共川陕省委、川陕省苏维埃政府整编,潘风楼任省直属团团长兼政治委员。长征开始后,他组织指挥庞大的机关、上级和地方档案、众多的机关干部家属及子女、数百名宣传队队员,进行有序转移,并能灵活避敌,妥善安排宿营。他率领庞大的党政机关一边行军,一边工作,一辸亘传,一边战斗,克服了许许多多难以想像的困难。

1935年底,潘凤楼率部不幸遭遇敌军,自己负责断后。前面的家属子女和宣传队安全了,而年仅29岁的他却身中数弹,壮烈牺牲!

解放后,潘凤楼烈士饱经危难的妻子罗国清老人,带着冒着生命危险珍藏下来的烈士在川陕省委工作时给家中的信件(原件由其子潘永恒捐赠川陕革命根据地博物馆收藏),在地方干部的带领下到政府给烈士登了记,1952年底川北行署上报西南局追认潘凤楼同志为革命烈士,并颁发有革命烈士证书。中央老革命根据地慰问团到川北时向罗国清老人进行过慰问,颁发了革命烈士纪念章(红底毛泽东头像)。之后的20多年里烈士遗媚罗国清老人曾受到不公正待遇,抚恤金被侵吞,烈士证书和纪念章被抄走。80年代,南江县政府清理档案,对革命烈士潘凤楼进行了重新认定。并年年颁发慰问信,烈士家属罗国清病故前享受过政府给予的困难补助费。县委党史办建有潘凤楼烈士专档,川陕苏区将帅碑林为潘凤楼烈士建立了碑记并出版有文章作为纪念。

THE END
打赏
海报
南江县元潭镇人物:革命烈士潘凤楼
潘凤楼 潘业修,字凤楼,男,汉族,南江县凉水乡(现元潭镇)下坝村人,1906年(清光绪丙午年)正月十六日生,保蜀联立中学(今阆中市)高中毕业。1929年在联中……
<<上一篇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