阴灵山位于巴中城西24公里的灵山场之上,被誉为“川北胜秀”。曾经被叫过“鞍悬山”、“阴阳山”、“灵应山”,最后叫名“阴灵山”。

远眺阴灵山
远眺阴灵山

一称“鞍悬山”

说是很早以前,天神造就了大巴山中的一座云天孤山。东壁刀削,山顶南北耸固,中间一条300米长廊连接,形似马鞍,悬于半空,故名“鞍悬山”。

二称“阴阳山”

农牧业兴起以后,山的东边日照旺盛,五谷丰登,山的西边大雾难散,农业歉收,人们便把此山分为阴阳两面,叫做阴阳山。阴山乡民祈求太阳光照西山,化去大雾,山上忽现一道姑说:“要想阴山大雾散,唯修一座太阳宫。”神话传开,百姓捐资在山腰修起了“太阳宫”,这年二月十九观音会落成大典,观音菩萨乘云而至,说了一声:“太阳,往阴山照吧!”顿时阴山雾散,从此阴山万物蓬勃生长。

三称“灵应山”

传说此山常为神仙聚会之地,山上神仙显灵,有求必应。古时候有一位读书人求神仙保佑,连考得中,便把阴阳山称为灵应山,还在山腰求神处修了“魁星楼”。20世纪20年代,巴中知事田一夔在岩壁书刻了“灵应魁楼”四个字,至今犹在。

四称“阴灵山”

宋末元初,道教弟子邱处机(长春真人)在宝鸡龙门山修道期间,云游灵应山,见山的南面有阳灵山,他认为有阳则应有阴,宇宙世间方平衡,故将灵应山改名阴灵山,名留至今。

发表回复

您的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