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江县川剧起源

明朝末年,通江县境普遍修建寺庙,庙戏流行益广。县城隍庙创建的一座万年台子,就是专门提供川剧演出的场地。而后县境的穿云洞、垂云洞、刘坪场、金溪河、板桥口等庙宇及祠公,先后建修起戏台,除此之外,各场成立老郎会、集股购买乐器,请川剧艺人唱板凳戏—亦称打围鼓。至清季,有四川道台张某的西太后宣谕发展川剧,故成都成立三庆会,赵尧笙等五老对川戏的编写及音乐、唱腔的改革完成。都兴起于一时,集昆头子、高腔、胡琴、弹戏、灯戏等逐渐形成以四川方言念唱为特色,辟开了川剧的新路。

通江在这个川剧鼎盛时期,开始大量建立川剧班社。先后有兴隆班、五福祥班、恒春班、泰和班、得胜一班、得胜二班等。兼有外地戏班来通江献艺交流。期间,虽通江交通不便,文化落后,城乡可资娱乐者少,但川戏仍为人民所喜好。是因其故事性强、音乐唱腔优美、地方色彩浓厚、是非善恶分明。无论男女老少、市井贫民、乡绅仕宦、名人学者均能听懂看懂。而川剧亦有演古化今的作用。故人莫不近而爱之。一听到某地戏班来唱戏,即或路隔二、三十里,亦相约前往。如遇名班名角,则更足促人流连,即便是借城隍爷的袍、脱东岳佬的靴,拼凑出演,只要唱腔圆润,也看得津津有味。但在旧社会川剧艺人的政治地位属于下九流,身份微贱,生活清苦,社会地位和奴隶一样被视为戏子。经济拮据,靠卖艺为生。戏剧演员是集体劳动,受东家剥削。在民国后期,由于货币贬值,演员生活特别紧张,有时两天的工资只能买到一包白象牌香烟。如果生了病,向东家借钱医病都借不到,无奈只有向当地玩友请求资助。女演员除了受东家剥削外,还被反动势力所蹂躏,不是估霸为妾,便是强迫为姘。各码头有袍哥舵把子叫女演员陪酒也是常事。民国二十年代,云凤、名月等女旦在通江受到无端摧残。罗二女子亦被土匪袁刚抢进渠江洞唱戏消遣,折枝就怀,变成一付大烟灰。后出洞仍操剧艺,生活及烟资费用。无可一支,沦为娼妓,终不免于死。纵观清及民国期间,由于川剧艺术的魅力深入人心,县境的川剧班社,仍然此起彼伏的发展,陈谢相因,只不过是换个东道。

一、兴隆班

清季,县境有兴隆班,组建人事不详,年久口碑绝,无克稽考,仅知戏班其名。

二、五福祥班

清同治年间,空山坝东北二十五里处,杨映品在五福坝办五福祥纸厂,在汉中建立五福祥字号,后办人大戏班子,名五福祥办。先在县境演出,后到陕西的镇巴、西乡、城固、汉中等各县演出。陕西观众欢迎川班,以《白蛇传》、《柳荫记》、《滴血珠》、《帝王珠》等戏享誉秦乡。清光绪二十五年(1895),平溪坝禹王宫新建万年台,请兴隆班和五福祥班合唱踩台戏,后台壁有记:大清光绪乙未年无射月,兴隆班、五福祥班合唱踩台戏。五福祥班而后复旋陕西,1910年散去,兴隆班在通江亦于民初散班。宣统三年,路潮事起,人情汹汹,饱有革故鼎新之势。十月,四川独立,现奉四川军政府令,官绅一致不发,悬旗顺从,一些乡绅富户大亨犹自歌舞庆乐,筹建戏班,刚垮台的戏班艺人,又得东道。

三、恒春班

民国元年(1912),河坝场属过街楼,乡绅王贡山收纳兴隆班四十余人,重振兴隆班,后更名为恒春班。王贡山,当地人称新老爷,是省议员王申甫的堂弟。为人正直,邻里敬畏。成立戏班后,在涪阳等地演出,还常带班前往南江县境演戏,南江办城隍庙会及各场办庙会亦邀请恒春班去演出。《南江县文化志》载此事。民国十四年(1915),恒春班受熊敦武得胜班的抵制,且当时连年饥荒臻至,恒春班摆不脱双重困难的压抑,故扎班于草池坝,自行散去。

四、泰和班

民国元年(1912),平溪坝金溪河街上,拥有万金的“白耳大王”易海门,办起泰和戏班。他经营白耳生意,往返于重庆、武汉、上海等地,看到世态风云瞬息万变,心想纵腰缠万贯,又有何益?筹建泰和班丰富山区人文化娱乐。从外地物色川剧艺人、教练学徒五十余人,又从保宁、汉中、西安等地定置道具服装等。在金鸡河街上新建一座万年台子,敦请廪生刘正典拟题台柱对联:水为弦管松为盖,云想衣裳花想容。刊刻在戏楼左右石柱上。五十年代拆毁。今存右侧半截石柱下段有“裳花想容”四字。泰和班后被熊敦武请到毛浴镇演出,易海门见数月不归,遣子易世强前往收回,去而坠入圈套,易入毂中,熊敦武垂手而得泰和班。旋更名得胜班。

五、得胜班一班、二班

民国九年(1920),熊敦武派得胜班去人到成都购买大批服装道具,艺人大练武打、唱腔、身段、甩水袖等基本功夫。

民国十一年(1922),熊敦武将得胜班分得胜一班、得胜二班。得胜一班管司杨仕龙,在巴中、南江等县演出。得胜二班管司廖景云到万源、宣汉、开江等县演出。

同年秋,熊敦武招安田侠一个团驻毛浴镇,又招安颜德基部花孟一个团驻通江城。两团常起冲突,人议杀花孟如,熊不许。后为花所知,便假戏真演,

民国十二年(1923)元宵,演《高旺过关》于城隍庙前戏台,熊敦武饰正生,花孟如饰小生。观众云集,忽然枪声环发,观众速散。熊敦武木立凝望,几支枪口突然对准前后胸,未卸装就被绑架。花对熊说:“不要怪我,是你逼上梁山,高旺过关的戏,就唱到这里。”花激窜川东石柱县之后,得胜一班流落江口,为江陵溪王清高收容。得胜二班流落绥定,为刘存厚部副官张德仁接受,即五十年代达县川剧团前身。

民国十四年(1925),熊敦武倾家所有,故能自石柱发绥定,任刘存厚所委纵队司令之职。后辞职回通江,路过江陵溪王清高将其流落之得胜一班送还旧主,带回毛浴镇,即五十年代通江县川剧团的前身。是年,熊回毛浴镇后重整得胜班,据原得胜班隆一元回忆当时艺人有:生角:曹大林、刘展劲、张四海、李九林、赵海山、蒋名扬大花脸:缪蓝亭、胡猫儿、  进昌、任炳堂、黄东山小生:张天福、刘锥儿、差娃儿、熊占云、罗八套、杜太提小花脸:付保金、周狗儿青衣旦:金画眉、王垮儿、粉蝴蝶刀马旦:马金玉、潘秀清、玲玲儿花旦:阎桃、张碧桃以上共百余人,许多人名年久忘却。

民国十八年(1929)八月,熊敦武中风病死,历时近十年的得胜班艺人,各奔天涯,剩下本籍艺人,勉强在县境演出,到一九三二年红军入通江。乡绅畏惧,四散逃亡,得胜班亦随解散。

六、新生俱乐部

民国二十六年(1937),隆一元经商去汉中,买得秦阳生的川戏箱幛,并邀请秦阳生及部分川剧人吕昆山、汤秋林、陈登群、叶芝兰、李长江等先后到毛浴镇。又结合毛浴、瓦室的艺人夏润模等组成新生俱乐部,就其比邻上演,一直到民国三十五年(1946)到青浴演出被平溪玩友冯廷才拉走新生俱乐部主角十余人后,无法上演,外籍艺人全部分散,由此封箱。

七、铁佛农民川剧团

清季,刘坪场(铁佛)即建老郎会,置锣鼓成立玩友班,请教习教打围鼓,乡村市井川剧爱好者,代谢相沿。民国初年,有黄明良、刘德保、岳永尚、刘正宜、等十余人秉承活动。民国二十五年后,由冯文明、刘履端等人组织演唱。而后每逢年关佳节,演唱传统剧《五台会兄》、《背鞭》、《南阳关》、《秦香莲》、《八郎代镖》等。建国后,由乡政府领导,不脱产、学生、待业青年时或参加,人事不固定。五十年代参加通江县汇演,刘正莲演唱的《五台会兄》获得奖励。

八、少兴园

民国十三年(1924),瓦室围鼓班成立,名少兴园。赵守福当团总,家世殷厚,组织起玩友班,凡红白事,前往其家唱戏,如遇外地戏来场演出,玩友班还出台漂戏。

九、毛浴玩友班

毛浴玩友班先于瓦室,班名不详,口碑相传为陈开远、陈开太等邀集街人戏剧爱好者成立老郎会。集股金购买乐器,请师傅教唱腔,教打击乐。民国初年,有素养者,即投入熊敦武得胜班,熊死后,瓦室、毛浴两地艺人如隆一元、夏润模等人曾组织新生俱乐部出外演出,后到平溪唱戏,被冯廷才等人拉走主角散去,建国后一些艺人参加通江县川剧团。

十、涪阳老郎会

民国初,涪阳坝街上李天碧、郭有全、阎定华等人组织老郎会起了个围鼓班子,坐唱传统戏。民国后期,蒋连珍等人再度兴起围鼓班,一直演唱到建国后,并在各个运动中用县文化馆印发的演唱材料、时装川剧及传统剧进行宣传。

十一、大同社

民国后期,三溪口围鼓班名大同社,由陈宇周倡导组成。成员有余大义、蒲敏成、蒲英才、但茂才、蒲伟。

十二、翠丰社

通江县城区在民初即有围鼓班坐唱,今不详其细事。民国后期,县城机关有川剧爱好者陈方玉、潘容等组成坐唱。即兴又起仁字号玩友班,东北街名翠丰社,以张茂森、蒋永文、朱士杰、朱兆森等人组成。南街西街义字号由古成章、夏鸣金、杨特修、苗华伟等人组成,社号因久不详。

十三、围鼓班

县境围鼓班甚多。

其著者有:

马家坪围鼓班    

民国初即成立,由陈天镜、熊天杰、李大一、赵明芹、赵明和等组成。    

沙溪张家营围鼓班     

沙溪张家营围鼓班由其地张、黄、陈等三姓人组织一个围鼓班,民国后期,以黄理德为鼓手,黄仁德等人坐唱击乐。    

沙溪场围鼓班     

民国后期,由王子元、李家奇等人组成。    

永安乡围鼓班    

民国后期组成,围鼓班鼓师张明扬。    

泥溪场围鼓班    

泥溪场围鼓班鼓师黄绍清。    

铁溪场围鼓班    

鼓师张永举。    

碧溪场围鼓班    

鼓师陈登祥。    

老官庙围鼓班    

民国后期组成,成员有赵志、向安、向礼、肖作林、张开华、张开武、张开文等。    

青峪围鼓班     

民国后期成立围鼓班,建国后由乡领导,成立文工团,演川剧和新剧。      鹦哥嘴围鼓班     

民国初成立。建国后一九五二年成立名胜川剧团,由乡领导。后改名宣传队,由蹇学浩、何秀芬、陈仕华等十余人组成。     

麻石围鼓班      不详     

洪口围鼓班      不详     

杨柏河围鼓班     、不详

(作者:tjgwt

THE END
打赏
海报
通江县川剧起源
明朝末年,通江县境普遍修建寺庙,庙戏流行益广。县城隍庙创建的一座万年台子,就是专门提供川剧演出的场地。而后县境的穿云洞、垂云洞、刘坪场、金溪河、……
<<上一篇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