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世纪五十年代中期以前,巴山抬脚子比较盛行。用工人家请抬脚子抬木料,解放前和解放初期是抬一天给一升米的报酬,包三顿饭,晚上有酒,中午有肉(十大碗)。出叉前,承头人祭叉,端上刀头净酒,烧三炷香,向山神土地叩三个头,说些吉利话,事主拿出一些利市钱,承头人随后当众分给同伴。抬灵柩时,待遇要好一些。“背挑抬轿,丢下就要”,是尊重体力劳动者的表现。抬脚子挣一些血汗钱用来养家活口。100%的抬脚子都是穷苦人,如有钱,谁又愿意当抬脚子呢?

川北有句俗话说:“抬老大,背老二,挑老三”,或曰:“背老二,挑老三,抬脚子是大佬倌”。这是人们对旧时这个靠集体运输群体的俗称。

抬脚子
抬脚子

一、为什么把抬脚子称为“老大”呢?

一是个体与群体之别。背二哥的活动是个体行为,背多背少是靠自己的力大力小来决定。抬脚子一般是两人以上的集体体力协作行为。背二哥虽也有集体队伍但多是亲戚、朋友、近邻或相识的人组成在一起,劳动的单位是个体。清《木厂咏》有诗云:“讵知采运时,一木百人擎”。

二是路程长短不同。背二哥一般是长途搬运物品,少量短途搬运。当然,近几年背二哥进城搬运多为短途。抬脚子大多为短途运输,极少长途运输。有民谣道:“叫声兄弟来帮忙,一直抬到大瓦房。八大金刚抬回去,拿给主人作大梁”。

三是运输物品有异。背二哥运输的多能拆散成小件物品,运输的东西一般不能超过一人最大承运能力。抬脚子则多是不能拆散的大件、整件,承运的东西一般超过一人承运能力。有些东西体积大,超高、超重。有些则有不稳定因素,如活的猪牛抬运时有拌动(挣扎之意)。抬物人要能稳住抬运活物,俗称“稳劲”。有民谣称:“一声号子响入云,惊动天上鲁班神。鲁班仙师云端看,是你弟子显才能”。

四是用肩承重不同。背二哥用双肩承重,抬脚子一般用单肩承重。“单肩承正气,劲脚走山川”,是对抬脚子真实的写照。

五是指挥不同。背二哥一般靠自己指挥自己。一路走的,是前走的带路。该打杵打杵,最前的把打杵子杵三下,后面的便知,自己找地方打杵。抬脚子则凭前杈的劳动号令指挥,后面无条件听从指挥。如此才会步调一致,否则就会出危险。以巴山民谣为证:“四把金叉手莫松,新逝亡人在棺中。锣随鼓转靠鼓手,步调一致向前冲”。

六是体力要求不同。背二哥凭自己的力量大小承运货物多少。抬脚子必须个个身强力壮,群体体力素质要求高,且必须具备“协作、协和、协调”能力。协作是指绝对不能独称英豪,掌握该用大力时才用大力。“协和”指必须听从号令指挥。协调是指叉拱步伐一致,不抬欺心。抬灵柩时不协和、不协调容易“丁角”。脚该矮时须矮,二拱该承力时必须承力,否则会出现危险。巴山有民歌唱道:”抬着木头往前走,拱上二人手挽手。螃蟹眼睛是活的,鸭子脚板是连手“;”枝对枝,叶对叶,凤凰飞过不敢歇;根对根,蟠对蟠,龙蛇趖过不敢缠“。意指抬脚子必须协调、协和、协作,步伐一致。

七是使用工具不同。背二哥使用的是背架子或背篼,单鞭或打杵,背褡和攀物的绳索。抬脚子用的是包、叉、索、杠。包用一尺八寸棉布缝制,里面填些粗谷壳防滑动。叉用铁叉,下面用端直的树棒,上嵌有铁圈和半月形的叉,形似《西游记》中沙和尚的帽子上的饰物,锥木料稳当。抬石用木叉。栓灵柩用青篾条。

在巴山地区,山高林盛,“山高石头多,出门就爬坡”,挑担的人相对少一些,挑老三大多活动在平坝或浅丘地区。但就让路而言,背挑的人见了抬脚子必定主动让路。因为抬脚子歇气时一定要选择地方,陡坡烂路都无法打叉,看起来确实像老大。

二、抬脚子的种类

(一)高抬

高抬的物件一般高过头顶,如修房造屋的柱、梁,做棺材用的天平、墙子等大件木料。大树从山中砍伐后,能用人力拖走的,是从高处拖向低处,低处拖向高处是很不容易的。有些人家为避免一木出林,万木遭殃,保持生态不受损害,大多采用抬的方式。起叉后,抬脚子齐心协力抬运。前面的抬脚叫前叉,或称“朝风”。前后叉手里拿着把铁叉,是为歇气时锥在木料上抬脚好歇息。后面的叫后叉。中间的抬脚子叫“拱”,挨着前叉的叫前二拱,接着为前三拱;挨着后叉的叫后二拱,后三拱。依据木料的大小轻重,承头人会合理安排拱上人数的多少,人的高矮搭配。前叉管运物的前方和横向。后叉为主叉,管运物的前后。歇肩时,前叉和拱上可以头钻出运物,身离运件,后叉则不能钻出,肩要粘在运物上,以保证安全。掌管前后叉的人的手都不能离叉,一只手掌叉,一只手的大拇指和食指呈八字形放在半月型的叉尖上,某一叉尖空了,虚了,立即进行适时扳正,防止运物打落,出现危险。起叉后,前叉还有一个报路的责任。朝风递点子,后面跟步子。抬脚忌讳“龙虎豹”,他们认为龙虎豹是山中神灵,应避免提及。他们常用“蛇”“猫”“背”来取代。早晨起来有人说了这三字,则为“跑快”。“清早说了龙虎豹,一天到头眼皮跳”。有人跑快后预示这天可能出安全事故。抬脚子是相当忌讳这三字(同背二哥忌讳“翻”“抓”“倒”一样)。因此报路的前叉不叫报路,而称“唱路”。(“报”“豹”同音)抬木料时忌讳在木料堆上睡觉,一是不安全,二是害怕“堆死尸”。唱路的口诀很多,如前叉唱“花花路”,拱或后叉则齐呼“踩干处”。“花花路”是指路滑,有泥泞,有水堂。前叉唱“平阳大坝”,后齐呼“甩开浪架”;“天上有棒——矮起”。“棒”指上有阻碍物。“地下有杠——大踏一步”。“杠”指沟缺。抬脚子把右手方称为“大手方”,左手方称为“小手方”。前叉唱路道“前拿大手”后面齐呼:“后拿小手”。他们要歇气时,前叉把叉杆在地上拄三下,后面则停住脚步,待前后叉把叉打稳后,拱才能钻出运物而歇肩。前叉看无异常情况后,也可钻出运物歇肩。木料运到目的地后,前叉看准丢的地方,则告诉后边的同伴丢木料的方式。有两种:一种为“迈肩”,指木料越过头顶用手推出去;一种为“垮肩”,不越过头顶。有的抬脚子又把右肩称“大肩”,左肩称“小肩”。前叉直说扔大肩方,如运物在左肩则需迈肩扔,若运物在右肩,前叉唱“甩大手边”,用“垮肩”。前后叉在要到达目的地前,需将叉棒脱手顺路放下,防止扔物损坏叉棒。后叉唱道“哦火嗬”大家齐呼“嗬”,同时用力用手推木料出肩。这次运程方算结束。

抬木料的称谓有几种,一个人运的称为“弯独筒”。两人抬的为“弯对班”。三人抬的为“三个头”的。四人抬的又有几种称呼,以顺序安排抬脚为“一股劲”;前后左右各一人的为“抬板凳”;前后一人,中间左右一人的称“抬咬牙”,中间抬的一人用右肩,一人用左肩,每人用一只手攀着对方的腰,抬右肩的用右手揽同伴的腰,抬左肩的用左手揽同伴的腰,空出的一只手必攀着木料,保持木料稳当。十多人抬的木料称为“抬千脚虫”。

高抬中的抬灵柩则有许多讲究。丧家在出殡的前一天要宴请抬脚子吃喝一顿,找烟,送毛巾、手巾,上世纪60年代前是一双草鞋,后是送一双胶鞋,因为这是借抬脚子的脚代亲人走路,也是抬脚最风光的时候。出灵前抬脚子和迎丘的、鼓乐先生正亲正戚要吃盘子。丧家摆上几桌酒席礼待这些人。起灵后,出了院坝转弯后才能打杵,孝子孝孙跪在灵前。抬到墓地进入墓穴,打杵后调换灵柩头,用一高板凳接棺材,将灵柩放到墓井,按葬礼先生的要求拨方向,这时,可以拿些利市。拨动灵柩时只能用木质叉棒,不能用钢钎。定好位置后,再去掉绑灵柩的青篾条,才收叉。这时丧家的孝子孝孙等跪着拜谢。

灵柩分大小,最少八人抬,最多十四人抬。满尺底一尺八的天平的灵柩要拖方,就是棺材的前后各绑上两条木条,用作抬脚子抬时安肩用。

南江县关门乡西厢嘴村是抬脚子很著名的地方之一。已辞世的抬脚子承头人岳中开一生抬出灵柩197口,抬过一家四辈人的灵柩。红军入川时,他为死亡的战士抬过灵柩,也抬过红军伤病员,为修战壕抬过木料及石头。南江中学修校舍,他和天田梁上的蔡家四弟兄,俗称蔡老大、蔡老二、蔡老三、蔡老四等人一起抬过梁柱等木料。

(二)中抬

中抬指抬轿、抬滑杆、抬嫁妆,一般用双肩。抬轿一般为两人、四人。姑娘出嫁多用轿夫,有的为滑杆,规矩也较大。旧时当官的上任也用轿夫抬去,以示显摆,有的多至六人、八人抬。农村老人生了重病,则多用滑杆抬去县城医院医治。中抬路途相对比较远,耗力较大。前些年交通不便,农家喂了肥猪,要抬几十里路到集镇的供销社或食品站出售活猪,也需请人抬。抬猪则用单肩,累了可以换肩。

(三)低抬

低抬多指抬石头水泥电杆等。上个世纪六十年代前,修水库、堰塘或修公路,修房造屋都离不开抬脚子抬石头。两个人抬的叫“弯对班”,三人的叫“抬称”;六人抬的称“抬双称”。有俗语曰:“称打一尺八,阎王老子都没法”,即指安称有一定位置。他们分工明确,合作和谐,不搞欺心。俗称“前索后杠子,二把手的牛子”各司其职。

三、抬脚子的地位

抬脚子是一件危险度高且体力消耗大的工作,故收入较高。用工人家请抬脚子抬木料,解放前和解放初期是抬一天给一升米的报酬,包三顿饭,晚上有酒,中午有肉(十大碗)。出叉前,承头人祭叉,端上刀头净酒,烧三炷香,向山神土地叩三个头,说些吉利话,事主拿出一些利市钱,承头人随后当众分给同伴。抬灵柩时,待遇要好一些。“背挑抬轿,丢下就要”,是尊重体力劳动者的表现。抬脚子挣一些血汗钱用来养家活口。100%的抬脚子都是穷苦人,如有钱,谁又愿意当抬脚子呢?

上世纪五十年代中期以前,巴山抬脚子比较盛行。就以南江县为例,那时县内无一寸公路,仅有的两条河南江、明江,也只是季节性的水运,船上滩时全靠人力拉纤。背二哥和抬脚子就成了交通运输的主力。他们为南江人的生产生活及县城的城墙“九宫十八庙”等建筑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他们传承着“智勇坚定,排难创新,团结奋斗,不胜不休”的红军精神,用智慧汗水和协作铸造了巴山的辉煌,必当永留青史,让人铭刻于心。

(作者:王介福,有删改)

发表回复

您的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