渔溪花片篼

片篼是过去我们渔溪一带家庭生活中的必需用品。主要用来放置缝补衣服、鞋袜,以及做鞋、扎鞋垫,所用的针、线、麻索、顶针、钮扣、黄蜡、碎布片等。它上大下小,像鼓形的小花盆。

花片篼的编织,比较复杂,编出的花片篼要大小合适、美观,不是一件易事。编篼过程大致可以分为划篾和编篼两大步骤。

花片篼
花片篼

篾又分花篾、篾丝和径子篾。

划篾丝时,先把竹子破成竹片,去掉内黄篾,再划成约一二毫米粗的细丝。

径子篾的划法是,先把长约七十厘米长的竹筒,划成一厘米宽的竹片,再去除黄篾。

最难划的是花篾。首先划出长六十厘米,厚半毫米的竹片,刮去竹青,再把竹片的一端,划成细丝,一般越细越好。然后用双手握住竹片,挼成长三十五厘米左右的竹丝。

编出的片篼是否美观,全在编织人的手上体现。编织时,先取径子篾,把中点重在一起,呈幅射状。再用篾丝沿同一方向旋转编,像蜘蛛织网。边编边弯径子篾,慢慢编成上下小,中间大的圆钵。

再将先前做好的篼花,编在圆钵上,然后编底座,用腊篾锁边。一个漂亮的花片篼就做成了。

父亲不是篾匠,但他编的片篼却十分精巧,很受人喜爱。

我读五六年级的时候,由于那时生活困难,闺女出嫁,没多少嫁妆,但片篼是必须有的。一是因为实用,破了的衣服要缝补,穿的鞋要做;二是便宜,买一个片篼一块钱左右。我读书回来,每逢星期天,便带着父亲利用晚上或下雨天,集体生产上的农活,没法干的时候,抽空编的片篼,到八、九公里外的渔溪集市去卖。

到了街上,手里拿四、五个片篼,片篼上插几根稻草,表示是卖的,而不是买来的。在熙熙攘攘的人群中,走街窜巷,讨价还价。冬天,手脚冻得发抖,为了卖出手中的片篼,坚持着;夏天,拥挤在人群中,大汗淋淋,为了卖出手里的片篼,强忍着。当然,尽管如此,即或是贱价,有时也卖不出几个。

有的顾客,见我小小年级,就沿街叫卖,也不多讲价,就买下,算是同情。也有些顾客,确实需要买,但钱不够,我也就半卖半送与他成交。

每个片篼能卖一元左右,钱虽然不多,但比起去生产队劳动,一个成年男工(主劳一天记十分,成年妇女妇劳一天记八分),劳动一天分三、四角钱来说,相当不错了。——农民的收入,通常是不计付出的劳动力和生产资料成本的。他们的想法就是“养儿不算饭食钱”,“井水挑不干,力气使不完”。如果要算成本,农业产品,大多是要亏本的。

要说街上叫卖难,不如说赶场的路更难行。场附近有一公里多的天埂路,由于走的人多,一下雨,踩得尽是烂泥。每走一步,都要特别小心,为了下脚稳,不滑倒,往往要反复试探,选择下脚点。有时要踩着别人的脚印走,有时则不能。长期走稀路,我也逐渐摸索出一套走烂泥路的方法,要么干脆脱掉鞋子,光着脚,把脚趾卷着,或尽量伸进泥中,増加脚板下滑时的阻力。同时弯腰下蹲,以便降低人体重心。冬天天气冷脚冻,脱了鞋受不了,就在鞋上缠上草绳,或者套上铁脚码子。但是,最简单的办法是找根棍子拄着,三只“脚”总比两只脚稳当。有时,实在太滑,多种方法也同时并用。

THE END
打赏
海报
渔溪花片篼
片篼是过去我们渔溪一带家庭生活中的必需用品。主要用来放置缝补衣服、鞋袜,以及做鞋、扎鞋垫,所用的针、线、麻索、顶针、钮扣、黄蜡、碎布片等。它上大下……
<<上一篇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