烂先生,名成东林,巴中石笋塘人(现属于巴中兴文经济开发区管辖),读了两年私学,便到县城学竹编手艺,一年后,其父认为学艺不光要做重活,吃饭都要自己背米背菜,太不划算了,便让他回乡务农。

他非常聪明,一边务农,一边自己摸索竹编。开始只是在夏天编竹扇,天编烘笼或扎风筝到城镇出售。后来也扎编起灯笼来,手艺越做越精。民国二十七年(1938年)干脆弃农到巴中县城开店做灯笼。这年“双十节”提灯晚会,他推出了字灯,即把“庆祝卅节”四宇的每个字形做成灯笼,生意红火。县长吴善堂的儿子花五千法币叫成东林做了条二尺多长的竹蛇,不但摆动自如,竹蛇还可吐信。他的竹编手艺享誉巴城,生意越做越大,店里有学徒3人,还请了2名技师,在巴中城也算一个先生老板了。

“成烂先生”——成东林
“成烂先生”——成东林

人们为什么要称他为“烂先生”呢?

其一,正月十五日南龛庙会时,僧人忽略了给成东林敬茶,怠慢了他,出庙来他便在庙门作诗:“走进庙来口不渴,皆因气包一大坨。喝茶立站是小事,人还险些麻不脱。水火难容人不让,出得庙来尿就胀,左手急忙解裤子,右手牵出小和尚。”

其二,帮雷幺妹摆脱买卖婚姻。院邻雷云为贪杜媒婆送的彩礼,竞将十七岁的幺女许配给五十多岁的李盐贩子,幺妹日夜啼哭。成东林在天井划篾,隔窗对雷幺妹说:“别哭了,出来我教你唱歌,保险把婚事弄黄——‘巴中有个杜媒婆,半张黄瓜脸,一双秧鸡子脚。天生一张尻子嘴,为了骗钱胡乱说。麻子吹成粉红脸,跛子编成鸳鸯脚。李盐贩子五十几,硬要说成二十多。背时倒霉杜媒婆,因果报应难逃脱。坏事做多遭天谴,当心头上长牛角。生个儿子没屁眼,看你做媒还乱说。”雷幺妹唱着这首歌,唱脱了这桩婚事。

其三,写打油诗,揭露装神弄鬼骗人钱财的人。成东林的邻居杨开品的女人,自称是玉皇大帝仆身下凡救治黎民,以香灰为药给人治病,害人无数。因此作打油诗:木昜难开门正井,三口之家一妇人。装神弄鬼治百病,香灰一撮蒙骗人。轻病反医成重症,重病服药丧残生。奉劝大家要猛省,仔细想想假和真。开品婆娘孬得很,满身狐臭实难闻。心狠手辣不守分,玉皇岂能附她身?香灰一撮当药料,哪管别人死和生。有病服药勿受骗,大家快去求医生。此诗贴出,再没人找她治病了。

正是以上这些所谓的“受害人”,认为成东林拆散别人婚姻、断人钱财、毁人名声,心太烂了,要把他喊先生,也只能喊“烂先生”。成东林知道后,却说:“和这些害人精作对头,心烂点没啥。”从此也自称“成烂先生”。

成烂先生在巴中文化界知名是因为他的“一联、一迷”。当时巴中民间文化人士聚集之地,在钟鼓楼街口的张家茶馆,为前清贡生张象枢所开,张老爷年近八旬,仍经营茶馆,天天还推出一些谜联,让茶客猜对。茶客们对成烂先生来此喝茶都十分鄙夷,认为一个篾匠挣了几个臭钱,也来此附庸风雅。宿儒谢彬儒老师打趣说道:“此处有半副对联,与你老兄身分有关,说的是用篾扎灵房子,请你对下半副。上半副出句是:灵房置桌上,竹编,纸糊,哄死人。”第二天,成烂先生以“夜壶放床下,泥塑,火烧,顶毬用”对就,并出一谜语让大家猜:“两口子上床争铺盖。”谜底为“尔为尔,我为我。”哄动全城。张老爷赞其联谜道:“虽俗,从中亦不失雅,活现草莽本色。”

当时报纸的“街谈巷语”栏目还登载了一则《成烂先生为筱碧凤写春联》的新闻。说的是妓女筱碧凤请成烂先生写副春联,内容既要表明自己身份是妓女,又不能明说。筱碧凤家住新市街,当时的新市街全是住的妓女,著名官办妓院“长春楼”也在这条街上。烂先生撰联云:“这条街都是那话(指卖淫女);唯有我清白传家。”筱碧凤说:“这联语贴出,不是断了我的生路么。”成烂先生说:“我还没写横额呢!”于是又写了“独不撬众”四字横额。此联贴出,市民争往观看,全城议论,筱碧凤之名得以为众人所知。

报社请成烂先生投稿,许以高酬。成烂先生当场诵诗一首:“读书两年功底浅,文章又值几个钱?稿酬算个啥东西,不如我把灯笼编。”

发表回复

您的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