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通江县原交通局局长彭心纯

彭心纯,通江县广纳区广纳公社光明大队人(现广纳镇铜钵山村三社),生于1930 年 4月,读过五年私塾,1951 年参加工作,第二年 11月加入中国共产党。作过乡干部,区委副书记、书记。1963 年 2月,调石牛嘴电站任副指挥,1969 年 9月,负责建修自来水厂。

通江的老桥
通江的老桥

彭心纯在通江交通建设上做出了卓越贡献。1971 年 5月,正当水口大桥垮塌,建设民工思想混乱,悲观情绪似一片乌云笼罩工地时,他到了那里,名为协助,实际上担负了指挥任务。一到那里,就与民工促膝谈心,与技术员吐漏肺腑,还到附近农村,倾听农民的意见。通过多方调查了解,总结出大桥垮塌的教训主要有二:一、未解决建设民工在生活上的具体困难。那时正是“文革”破坏最严重的时期,国民经济濒临崩溃边缘,农民生活极度困难,干部假报丰收,上面不了解实情,以为农民吃粮没问题,决定建设民工自带口粮。那知民工拿不出口粮,劳力上不齐。县上决定上劳力一千二百人,实不足八百人。二、  “吃大锅饭”,挫伤了建设民工的劳动积极性。把大寨推行的政治工分,硬搬到建桥工地。干与不干一个样,干多于少一个样。过去劳动积极的,一天天懒散了,过去懒散,就更加懒散。

针对过去的失误,彭提出三条改进办法:一、由县上统一解决建设民工口粮,上齐需要的劳力:二、实行计件与计时相结合的工资制,纠正吃“大锅饭”的弊病;三、整顿纪律重新组建施工队伍。除回家的外,将民工分为两处,一处即水口大桥工地;一处到铁溪崩口塘建桥。县革委会接受彭的建议解决了建设民工的具体困难,纠正了“吃大锅饭”的弊病,克服了工作中的弱点,从而调动了建设民工的积极性,把大桥垮塌造成的损失,减少到最低度(原报损失二十三万元,后为十七万元),胜利地完成了水口大桥的修建任务。

水口大桥跨度90 米,高30 米,在当时四川的单拱石桥史上,名列前茅。边远山区修建了这样的大桥,拉开了通江交通建设进入一个新的历程的序幕。万事开头难。一旦有了一个好的开头,以后的事就好办了。从通江的桥梁建设的历史来看,事实正是这样。

1972 年,建修九浴溪桥,1973 年,建修通江西门大桥,1976 年,修建小坪溪大桥,1979 年,建修泥溪大桥,实行承包,  为了保证建桥质量,制定了一整套操作规程(附后),1982 年,建修烟溪大桥,1983 年,建修关溪坝大桥,洗脚溪桥,1984 年,建修三江口大桥,筏子坝桥。选为通江县政府第二届委员。1985 年,修建涧曲大桥、曲滨大桥、铁佛旱桥,1986 年,修建大河坝大桥、沙溪大桥、三合旱桥、什字坝桥,1987 年,修建涪阳大桥。选为通江县政府第三届委员。1988年,建修通江南门大桥。从水口大桥的落成,到通江南门大桥的修建,在十七年内,经过彭的辛苦努力,共建大桥十座,中型桥十五座、小型桥五十余座。

十七年中,彭的政治地位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初到水口建桥工地是以协助的名义出现的,  由于指挥得力,一座又一座的大桥,通过他的努力建修成功了,很自然地就成了建修工地的指挥长。虽然上面殳有直接任命,可是在工人与工程技术人员的心目中是这样看的。1981 年提任通江县工交局副局长,后任局长。

在抓桥梁建设的同时,也抓了公路建设。仅1986 年,就修了官铁(南江官田南坝至通江铁厂河)、平临(平溪至临江)、澌竹(澌波至竹峪关)、洪董(洪口至董溪)、沙文(沙溪至文胜)、沙王(沙溪至王坪烈士墓)、崩万(崩口塘至巴万僧寺)、太得(民胜区太平至平昌得胜山)、草回(草池至回林)、烟中(烟溪至中凤)、小邱(小江口至平昌邱家堡)等十一条公路。在彭任通江县工交局长期间,先后修公路二百多公里,对通江的交通建设作出了重大贡献。

THE END
打赏
海报
记通江县原交通局局长彭心纯
彭心纯,通江县广纳区广纳公社光明大队人(现广纳镇铜钵山村三社),生于1930 年 4月,读过五年私塾,1951 年参加工作,第二年 11月加入中国共产党。作过乡……
<<上一篇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