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统村落:平昌县灵山镇元柏村

一、地址

元柏村与通江"断滩"(平昌县斯滩乡1946年前属通江县麻坝里九甲)和平昌斯滩乡、本镇草坝村相邻。

二、历史沿革

"大射科"是今天灵山镇元柏村16、17两个村民小组的地域,基本上全是吴姓,并且是今平昌东北和通江三溪吴姓的发源地。《吴氏宗谱》和本地吴姓碑碣(通江三溪乡蓝田坝)载:上述地吴姓祖先,都来自巴陵寨(《通江县志》)山下的"大射科"。还记述:他们来此定居时,这名称早就存在了。所以"大射科"之名应该追溯到远古。《吴氏宗谱》还载:元朝元贞元年(1295)前后,他们的祖先吴均一从达县凤凰山迁此地安家立业。在元代,这通江管不上,巴中又不管的地方成了"风水宝地"。到明朝成化元年(1465)前后,当地出了一位名吴文才的"明史尚书"(碑文如此).他为京官,致仕回"大射科",想到这里名字古老,又与孔、孟思想吻合,意义深远。于是他同吴氏家族商量,准备在今"节孝坊"附近,实现孔子提出的"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理想:一是可强身护族,演习"六艺"(礼、乐、射、御、书、数);二是修学堂一所,启迪智慧福庇子孙。族众同意后,很快就买田地10亩,在一处长约一里、宽约10丈的"弓背形"地带上辟出"跑马射箭"之地(今已农耕)。在一茎四株(胸围4.7米)的大柏树上身健体。同时,在不远处的石庙子,修建瓦房三间作为启蒙私塾(遗址完好,只有摩崖太久远,有蚀缺),直到清白莲教起义后,吴氏家族人口众多,才议派分堂迁徙各地。但同时也有民众来此定居,接受两千多年前的传统文化教育,此时此地此名已400余年历史。它确实是一个钟灵毓秀、人才辈出的地方。至今有宗谱记载(迁进迁出)的省、府、县主官和举人及生员等多达10多人。

三、名字来历

今元柏村本名元柏龙。因这里有一块大的平地上突起一堡(包),上长数十棵硕大的柏树,堡下有四条小路分别去往云台、浙滩、通江双凤、本地巴灵台,又常年云雾笼罩,人们认为乃祥瑞之气,就口传为"元柏笼"。吴道凝在京畿做官去来北方也认为:此地几条路如北方弄堂一样,极易迷惑走错而南辕北辙,就将其改称"元柏弄"。后来他回乡探亲时,还觉得地名取个街名总不妥,于是就叫族人改"弄"为"㟖[lòng]"。此"㟖",释义是"山川中有小平地",更符合地势、地名的要求。到新中国成立后,人们又觉得此处不但是南来北往的汇聚点,附近有千斧石、瓦子梁、长石板、青山岭四正,像龙的山尾也汇聚于此,而元柏龙的堡如龙口的"宝"一样,就逐渐将其称为"元柏龙"。所以,这里早就名叫"元柏村"了。时至今日,"笼""弄""㟖""龙"都成了一种文化符号。

四、历史遗迹

(一)吴家大院

花房子湾吴家大院坐西向东,原四合院布局,现仅存正房和左右厢房,整体占地面宽38.3米,进深30.1米,面积1152.83平方米。台基高0.4-0.6米,建筑面积693平方米。穿斗结构,板壁花窗,青瓦屋面,悬山顶,设回廊,正房廊宽3米,厢房廊宽2.7米。正房面阔5间18.2米,进深1间11.7米,通高7米,檐高4.6米,明间檩施彩绘。左右厢房面阔各2间15.4米,进深2间10.2米,通高5.9米,檐高3.8米。门房及踏道已毁。中为青石院坝,长15.4米,宽12.5米。该建筑用材考究,结构严谨,布局合理,具有典型的清代民居风格,是"省级文物保护单位"。

(二)吴家昌大墓

位于今灵山元柏村北1公里三清庙梁下,墓基占地1亩,系3人合葬,土家拱顶,高6米,宽5米,长6米。清同治十年(1871)动工,光绪三年(1877)竣工,历时7年。坟墓前树桅杆2根,登9级石梯入碑坊。石柱、碑楼上有镂刻日月及"二十四孝"组雕,两旁有石狮1对;坊门为1.7米见方、4米高的4柱顶帽。四周刻碑文,两旁横廊刻亲友、名宦诗文;登3级石梯达坟墓主体建筑。墓前建4米长、3.3米宽石拱室,穹窿幔帐,石刻寿星骑鹤浮雕及墓主肖像。石室中有长2.3米、宽1.3米的石拱桌,两侧石壁刻诗文及戏剧浮雕、人物图像700余个,14幅战马及花卉图案,设有坟亭罩护。破"四旧"时,桅杆、石狮被毁,其余较完整,是省级文物保护单位。

THE END
打赏
海报
传统村落:平昌县灵山镇元柏村
一、地址 元柏村与通江"断滩"(平昌县斯滩乡1946年前属通江县麻坝里九甲)和平昌斯滩乡、本镇草坝村相邻。 二、历史沿革 "大射科"是今天灵山镇元……
<<上一篇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