集州巴江竹枝词
作者:冯誉骧 东来险要播先声,雉堞重重峭壁撑。 一面山环三面水,果然城廓是天生。 水流巴子绿漪涟,高塔摩空笠影园。 行过梁沱天欲暮,上船先索渡江钱。 城楼倒影贴波双,估客行踪问 …
阅读更多作者:冯誉骧 东来险要播先声,雉堞重重峭壁撑。 一面山环三面水,果然城廓是天生。 水流巴子绿漪涟,高塔摩空笠影园。 行过梁沱天欲暮,上船先索渡江钱。 城楼倒影贴波双,估客行踪问 …
阅读更多民国前,通江县毛浴镇的文化古迹主要有犀牛望月、龙滩马迹、孙氏池亭,现在犀牛望月还清晰可见外,其他的只能从古籍中找到一点蛛丝马迹了。 一、犀牛望月 镇林河岸铁索桥下,巨石上凿 …
阅读更多毛浴镇八景为八句诗:“峪镇柳营春色悠,酿泉源自龙溪头。鹰灵晚照丹如锦,鸡顶朝霞赤似榴。鱼跃园池天作港,门迎石柱水争流,文峰瑞雪丰年兆,金壁银涛远眺收”。八景为:毛浴柳营、园 …
阅读更多自北朝西魏大统中置诺水县,唐武德三年(619)天宝元年(742)改始宁郡治为通江县,治今诺江镇,毛峪之境域悉为所属。 宋宁宗丙辰岁(1196)住四川安抚使安炳,为防金兵侵蜀,乃初建城 …
阅读更多通江县毛浴镇无论如何涨大水,从未被淹过,大通江河与园池河交汇的狭长半岛形成舌头状,似龙舌伸于水面,故名“龙舌坝”(今镇后杨得军墓碑上有记为证)。 后因沿岸巴茅丛生,又夹峙于茅 …
阅读更多张玉堂,号明成,老官庙(今天通江县广纳镇)铺子垭人。生于道光二十二年(1842年),幼时学习不甚努力。祖父张瑄是个文生,父亲张文斌虽学无成就,但常有“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的 …
阅读更多在以前,一般民众住宅,建筑材料单纯(木、石、土),造型单一,有一户人独门独户居住的,也有若干户人居住在一起的,整个院舍由正户、侧房、阶沿、院坝和猪牛圈等部分配套组成。集镇多 …
阅读更多巴中一带旧时丧葬仪式极繁,以死者年龄和丧家贫富而异。小孩死了只用草席裹尸或火匣装殓,随意埋入荒山或丢进干石岩;青壮年死了装棺请阴阳先生开路发丧,无后者不入老茔腹地安葬;在 …
阅读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