旧时巴中春节民俗
正月初一为阴历一年之首。俗称“过年”、“过新年”。有口头禅说:“大人想挣钱,细娃儿(小孩)想过年”,主要包括出天行、挑金银谁、摇斑竹、看春牛等。 出天行:这是除夕后春节前的一项重要活 …
阅读更多正月初一为阴历一年之首。俗称“过年”、“过新年”。有口头禅说:“大人想挣钱,细娃儿(小孩)想过年”,主要包括出天行、挑金银谁、摇斑竹、看春牛等。 出天行:这是除夕后春节前的一项重要活 …
阅读更多巴州区曾口镇书台村因章怀太子曾在此读书而得名,村里还有一座因此而命名的书台山,书台山距离村史馆约2公里,隔河相望。唐朝以后,这里文风蔚然,人才辈出。 《书台村记》记录着这一 …
阅读更多相坪村距离巴州区平梁镇约8公里,据说,在明末清初“八大王剿四川”后,有位姓朱的宰相,出生在上坪。这位宰相清正廉洁、忠心耿耿。后来宰相年高过世,遗骨回归故里,葬在村里的古墓群中 …
阅读更多大巴山里,农民在生产劳作中,薅秧唱个薅秧歌,打石头唱劳动号子歌,背东西唱背二歌,兴之所致,抒情遣怀,鼓劲助力,张口即出,动的是自己一张嘴,还好理解。但在一些地方锄地薅草时 …
阅读更多民国时巴中帮会林立,各行业有会,有管仲会、文昌会、玄女会、无常会、鲁班会、杜康会、龙王会、财神会等;各码头有帮,有哥老会(袍哥)、青帮、丐帮、顺帮、渝帮、申帮、生死同盟会 …
阅读更多祠堂为宗族祭祀祖宗的家庙。正殿内供奉列祖列宗的神主牌位,每年春秋二祭,一为三月三日“清明会”,一为七月十五日“中元会”。届时聚集族人祭祖、会飧,由“清明会”的常产收租支付。选有 …
阅读更多一、寿终正寝 民国时期,老年人(60岁以上)病死称告老,又称寿终正寝。其丧葬礼仪繁琐,一般有烧倒头纸、穿寿衣、饯别、入殓、设灵堂、报丧、做道场、设祭、掩棺、出丧、入葬、烧七、烧 …
阅读更多兴龙湾:传说湾内早年有一大蛇,在雷雨之夜化龙走蛟而去。 鹿行沟:以沟内早年常有野鹿出设行走而得名。 道光坝:原坝里有庙,内塑道光皇帝神像,故称道光坝。 李季坪:明朝时期,这里 …
阅读更多一、通江民歌的特色 通江民歌,是汉族中原巴山地区独有的一个类种。素来以其独特的诗歌韵味、浓郁的乡土情怀、丰富的思想内涵和朴实的语言结构而见长。且种类繁多,变幻多彩。更内容丰 …
阅读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