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莲教教首鲜大川疏通梗石河
清乾隆末,响滩场东南十里许紧靠盖山寺处有一帽盒山。帽盒山腰住着一位穷苦孩子,名叫鲜大川,即是后来嘉庆元年与苟文明等一起举义旗的白莲教巴州白号首领之一。 鲜大川家的下边是一条 …
阅读更多清乾隆末,响滩场东南十里许紧靠盖山寺处有一帽盒山。帽盒山腰住着一位穷苦孩子,名叫鲜大川,即是后来嘉庆元年与苟文明等一起举义旗的白莲教巴州白号首领之一。 鲜大川家的下边是一条 …
阅读更多苟文明,巴州鼎山乡四甲楠木场三槐院(今平昌县响滩镇三槐村)农民。生于乾隆年间(具体年号不详),卒于嘉庆七年(1802)。白莲教“巴州白号”创始人之一,被教众呼为“副元帅”。罗其清 …
阅读更多鲜大川和苟文明,在认识了罗其清、徐天德、冉文俦之后,积极右三槐院制造兵器,喊出了“打富济贫”的口号。这就引起了周围一些豪绅巨贾的极度不安。今南风场寇家营的陈大党、陈大新、陈 …
阅读更多清乾隆58年(1793)春,巴州派来响滩的一个催收枕捐的官员姓贾,由于他自称是“保宁府委任的可乘八抬(即八个人抬)轿的官”,人们就鄙称他为“贾八抬”,意即“假八抬”。 他一到地方即与当地巨 …
阅读更多清仁宗嘉庆元年(1796 年)秋,达州徐天德等与东乡(今宣汉县)冷天禄、王三槐等组织白莲教起义,巴州响滩子的鲜大川、三合场的苟文明率族人从之。同时通江麻坝寨的冉文俦、冉天元据王 …
阅读更多农民英雄冉文俦(chóu),王家寨上展鸿猷,一寨拒敌三个月,博得芳名万古流。冉文俦,四川通江人,清代白莲教徒。嘉庆元年起事,聚众数万,为通江蓝号元帅,转战川东、北。三年后,在 …
阅读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