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国通江涪阳坝的抗捐斗争
南江抗捐斗争波及通江平溪。1932 年 9月下旬。平溪板桥柏树脚里(现板桥乡七村五组)杨明登组织农民一百多人,持火枪、矛子、斧头、扁担,到青峪鹿子坝刘定川家,捉拿催收捐款“督办”王 …
阅读更多南江抗捐斗争波及通江平溪。1932 年 9月下旬。平溪板桥柏树脚里(现板桥乡七村五组)杨明登组织农民一百多人,持火枪、矛子、斧头、扁担,到青峪鹿子坝刘定川家,捉拿催收捐款“督办”王 …
阅读更多沙溪嘴(现在通江县沙溪镇)是川东北地区大巴山中通江县的一个偏僻小镇,形似“五马奔槽”。民国时期的沙溪嘴,有钱有势的是李、何、阎、王四大姓。解放后,为了形容沙溪人民生活在水深 …
阅读更多1943—1944年日本侵华战争最疯狂,国民党抓壮丁搞得鸡飞狗跳,老百姓日夜不宁。下面是我小时亲眼所见,亲耳所闻的真实回忆,无一点虚构。 一、国民党拼命抓丁,老百姓殊死反抗 国民党部 …
阅读更多一、壮丁血 1946年,国共内战正酣。国民政府采取“三丁抽一,五丁抽二。”其实用的是拉壮丁办法,将穷人子弟拉去抵人数,从中卖钱贪污。当时的壮丁最为痛苦,主要是吃不饱,穿不暖,挨打 …
阅读更多壹 民国廿五年,农历丙子年,公元1936年。 这一年,川东北发生了近现代以来范围最大、持续时间最长的大饥荒,而尤以通(江)、南(江)、巴(中)饥荒为甚。 通江灾情如下: “民国二十 …
阅读更多龙德渊任南江县长时,每年都要到赶场下院寺度假十天。并与该寺寂祥和尚结为老庚。 1942年,龙去下院寺,官溪乡长王百川相随并欲陪,下院寺寂祥和尚也留王就餐,王听后喜之不尽,想借此 …
阅读更多南江在二十世纪20年代破天荒地创办了本县第一家股营企业—太和丝厂。它开创了南江缫丝工业和股营企业的先河,它为数千年的农业穷县开辟了发财致富和增光添彩之路。 这个厂的创始人 …
阅读更多何俊光,民国南江县长池乡(长赤镇)第四保人,天井河何姓大族族长何学业之三儿子,1939年初中毕业后就投军国民党湖北襄樊某部当兵,任过军需。1942年,退伍还乡。本文分为:三老爷何 …
阅读更多1918年,吴裕卿等人在巴中创立庆丰泰商号,主营日用瓷器及嫁妆用品,通过精准把握市场行情迅速扩张。 1924年,起借助与军阀杨杰的勾结,开始高收益汇兑业务,形成覆盖川陕甘的金融网络,通过15%高额汇费积累巨额财富,并购置大量田产。 1931年,上海合作商号倒闭致8万元坏账,次年"一·二八事变"又遭战…
阅读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