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一、历史
晚清时期,恩阳古镇常住人口逾万,流动客商数千,大小商号数百,酒楼、餐饮、茶坊客栈数十。恩阳人凡遇岁时节令、春播秋收、婚娶丧葬、满月祝寿、起屋迁居、亲朋聚会,都必盛情招待客人。筵席一般不用山珍海味,而是用农家自产的猪、鸡、鸭、蔬菜等办十大碗席。恩阳十大碗是川东北流传时间长、覆盖范围广、菜品最系统的美食,十大碗同时也有“十全十美”的美好寓意,它不仅展示了恩阳人热情好客的淳朴民风,也反映了人们对生活的向往和喜悦,是古代劳动人民烹饪技艺和聪明智慧的结晶。
二、技艺
恩阳十大碗制作主要采取蒸的方式,适合民间大型宴席对“快、多、全”的要求。
菜品特色:味型以清淡为主,烹调方法属川菜制作技法,以蒸为主,辅以炒、煎、烧、炸、炖、焖、烩等,又因多数菜品采用蒸制加入高汤的烹调方法,民间又称之为“水席”。
十大碗菜品共18个,其中主菜10个,辅菜(吊角菜)8个。十大碗的最大特点是半荤半素、一菜两味、油而不腻。十大碗坐席也很有讲究,每席坐8人,分上、下、左、右方位席,上席对着大门,靠神墙,坐长辈或者有名望的人,下席坐晚辈,留席口传菜,左右席坐主人或宾客,由支客司按照长幼辈分安排客人入席,这一过程称为“安席”。
十大碗各菜品,哪个先上,哪个后上,要求相当严格。为此,厨师总结出了一道上菜顺序的口诀:品鸡鱼酥扣,虾蛋糯肘坨子肉。
三、荣誉
四川省第六批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
四、代表性传承人谱系
郑天锡→彭秀芳→唐锡明→郑明元→苟瑞泽、周虹君、明志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