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中非遗:江口醇酒传统酿造技艺
巴中非遗:江口醇酒传统酿造技艺

一、历史

清光绪三年(1877年),江苏海州道员廖纶荣归故里平昌江口,于巴河岸边创建南合酒坊,掘泉酿酒。新中国成立后,江口醇酒历经数代酿酒师的改良,逐渐形成了独具曲酒风味的美酒。1986年10月,时任国家主席杨尚昆一句“江口水好,美酒醇香”的赞誉,使江口醇酒声名鹊起。其酿酒历史悠久,文化底蕴深厚,酒质醇和,影响深远,现已成为中华老字号产品。

二、技艺

江口醇的酿制以优质高粱、糯米为主料,谷壳为辅料,小麦制曲,采用混蒸续糟、泥窖固态发酵工艺,经上甑兼馏、量质摘酒、按级并坛、定期贮存,精心勾调而成。行话说:“窖池是前提,母糟是基础,曲药是动力,操作是关键。”传统的酿造技艺可归结为四个字:火、水、曲、人。

首先是火。火为酒之髓,指酿造发酵需掌握适当的火候。传统酿酒火候讲究“清澈匀铺、探气上甑、斩头去尾、中温流酒、缓火蒸馏、大火蒸粮”的要领。

其次是水。水为酒之精,即严格把控水质优劣及用水量多少,这两者的分寸直接影响酒质优劣和产量高低。江口醇以“花心泉”酿成名酒,视水如命,特设“水谱”。谱中强调“净”字,规定上至掌柜,下至学徒、杂工,一律不得在井边取水,更不准洗衣淘米。酿酒用水分为量水、黄水、冷却水、底锅水、加浆水五类,以精准控制水温、水况。最后以“十不同”经验巧妙掌握用水工艺。

第三是曲。曲为酒之神。江口醇传统酿制工艺将制得的曲分为中温曲、高温曲,以独特方式把握各个环节,使酒曲皮薄心实,香味扑鼻,用以酿酒,香浓味醇。

最后是人。人为酒之魂。操作人员凭借独到体会和技艺,出神入化地掌握配料工序,以“稳、准、匀、适、透、细、净、低”八字要诀,再配以神秘槽料,造就了神秘的酒。

三、荣誉

江口醇酒传统酿造技艺列入四川省第二批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

四、代表性传承人谱系

廖纶→廖云先→周福贵→李文富→李光平→李彦中。

发表回复

您的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