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江县杨坝镇田垭村历史沿革
田垭村民国时期属杨坪乡三保(当时现周家沟、田垭、尖山均为一个保)。 解放初至1955年该村一社属新坝乡管辖,2社3社4社属杨坝乡管辖,2社3社4社当时叫川北大队。 1955年撤销新坝乡后1 …
阅读更多田垭村民国时期属杨坪乡三保(当时现周家沟、田垭、尖山均为一个保)。 解放初至1955年该村一社属新坝乡管辖,2社3社4社属杨坝乡管辖,2社3社4社当时叫川北大队。 1955年撤销新坝乡后1 …
阅读更多七、佛爷会 农历四月初八日,据传这天是释迦牟尼佛的生日,佛教徒们要办会纪念佛祖的诞辰。民间这天还有拔秧苗搭毛虫和嫁毛虫的习俗,用“×”形红纸条两张,上面写:“佛生四月八,毛虫今 …
阅读更多《圣谕》是清政府钦定的道德教化文献,是雍正立足于儒家文化,对康熙《圣谕十六条》的继承和发展,书成于雍正二年(1724),在政府的大力推行下获得广泛的流传,在雍正以后的各朝,均 …
阅读更多一、地址 通江县诺水河镇玉皇坝村 二、时间 清代 三、简介 阎王碥栈道是秦汉时期米仓道和唐代汉(中)壁(州,通江)道的重要途径地,依山而建以险著称,是四川最早的蜀道之一。据说走 …
阅读更多一、地址 通江县文胜乡白石寺村 二、时间 始建年代不详 三、简介 通江县境内碑坡古道长约827米,最宽处1米,石板拾级铺设,共有石梯2060级。古道右侧崖壁尚存石刻题名为“修碑坡路赞”, …
阅读更多一、地址 通江县杨柏镇(原太平乡) 二、时间 1932年 三、简介 原太平乡政府右侧街道两旁的民房上,毛笔楷体立书了三个法律文献,分别是《中国共产党十大政纲》和《中华全国苏维埃第一 …
阅读更多军阀割据,团防横行,匪患频繁,残害良民。地处巴山南麓的通、南、巴各地,百姓遭受刀伤、枪伤、烧伤危害生命者常有之。苟寿南为医治受害的百姓,就研制“拔毒膏”。巴中灵山场附近农村 …
阅读更多陈皮匠夫妻两从西充到了巴州城。他发现巴州这地方衣食丰足,人情淳厚,且又安宁平静,遂在狮子街左侧半边街定居下来。他在半边街和老南门一块荒角空地里盖了一个草棚存身,又打了两个 …
阅读更多民国时期,巴中巴州狮子街有家滑杆店。过去在交通运输不发达的情况下,滑杆是一种山区交通运输工具,即是用两根长三米的斑竹,上面绑上一把长竹椅,客人坐在椅子上,由两人抬着走,成 …
阅读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