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文化历史地位及其核心价值
巴文化产生于历史上的巴人、巴国和巴地,是一种时空范围非常广袤、根深叶茂、特色鲜明的族群和地域文化,从古至今,源远流长、生生不息,内涵深邃丰厚,影响广辽深远。这里谨就其历史 …
阅读更多巴文化产生于历史上的巴人、巴国和巴地,是一种时空范围非常广袤、根深叶茂、特色鲜明的族群和地域文化,从古至今,源远流长、生生不息,内涵深邃丰厚,影响广辽深远。这里谨就其历史 …
阅读更多伏光林,男,1918年出生于巴州区,后移居到通江县芝苞乡陈家山村,现寄住在至诚街道。1933年初,年仅16岁的伏光林加入了红四方面军,被分配到保密局工作。 1934年底,临近春节,红军食 …
阅读更多1932年12月18日,红四方面军由两河口入川。12月25日,红十二师解放通江城,成立川陕省临时革命委员会;1933年元旦,红七十三师解放南江;元月23日,红十二师、十一师解放巴中。 通、南 …
阅读更多大凡民间的婚嫁、丧葬、生日、开业、乔迁等“红白喜事”要迎宾宴客的,事前十天半月就要去预请一位知客司。 知客司代主家发号施令,能把一件人多事杂、礼仪繁冗的民俗活动组织得热热闹闹 …
阅读更多曾口场建置历史悠久。早在南北朝刘宋(47l一479)末年。便于此置归化郡以领獠户。其时,尚未有“曾口”二字的名称。在建郡约47年后的梁普通六年(525),于郡里置曾口县。 因何命名“曾口”呢? …
阅读更多据统计,通江县梓潼乡明清两代共有学位的(文生、廪生、贡生、 庠生 、秀才、举人)等合计49人,其中明朝11人,清朝38人。 一、明代历史名人 姓名 籍贯 学位 …
阅读更多陈俸顶,通江县梓潼乡顺石岭人(1872—1942),乃名医向述培的门徒。自幼好学,从医数年,由于精心钻研,对阴阳表里,寒热虚实,透悉奥理,每遇一症,详诊细断,立方疗治,颇有成效。并善 …
阅读更多向家法,字约三,通江县梓潼乡向家岩人,贡生向元调的么门生,生于清同治二年(1863),卒于民国三十六年(1947)。自幼赋性敏慧,因家贫不能赴试求名,一生教学糊口为业。他的门徒遍布当地 …
阅读更多向翼儒,字家修,生于道光末年,通江县梓潼乡向家岩人,清贡生。少好学,秉性端方,他生父贡生向起哲、胞叔文生向起儒,启蒙即得庭训,更得其么叔父恩贡生向起泰不时的辅导,弱冠即游 …
阅读更多向天华,生于清乾隆年间,通江县梓潼乡向家岩人,秉性颖慧,少好学,又好医,20余岁游泮(明清科举制度,经州县考试录取为生员者就读于学宫,称游泮) ,并不以此为荣,一心以济世活人 …
阅读更多